冠冕唐皇_0279 飛錢承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二纔是為體味決商賈們運輸錢帛的風險與不便,將錢帛存在都城的各州進奏院,歸州以後憑票支付,當中便當天然不必多言。

飛錢的便當不需多說,不過初期信譽的堆集也是一個困難。汗青上中唐期間,先是各州進奏院展開這項停業,以後朝廷也跟進並背書,將這一形式摸索出來以後,民資才隨後湧入出去,以更加昂貴的辦事費來獲得市場。

聽到楊麗的感慨,李潼一時候也是表情龐大,他貧民乍富都還冇有調劑美意態,再聽楊麗竟然為錢太多、不好運輸而隻能華侈於外,實在不知該要如何評價。

李潼固然貴為宗王,但還是不好通過這一層身份操縱此事,更何況現在的朝局波詭雲譎、變幻不定,隻怕是女皇武則天,單憑小我的號令力也不敷構成信譽,說不定哪天就老死了。

李潼將那賬簿合上,抬眼望向楊麗:“不知楊娘子聽冇傳聞過飛錢?”

李潼倒是籌算等他當家做主了停止一些貨幣方麵的調劑,趁便調派一些僧徒作為使者去倭國搜探一下。但這都是後話,眼下是把飛錢承兌的停業搞起來,利人利己。

實在將貴金屬引入到貨幣體係中,好處多多,特彆是能夠極大程度減緩錢荒的題目。

飛錢的產生,第一是因為有唐一代始終困擾不已的錢荒,特彆是安史之亂後,朝廷落空了節製處所的才氣,各地藩鎮又限定銅貨出境,使得本就嚴峻的錢荒更加雪上添霜。冇有錢,買賣極其不便,困擾民生不說,也讓朝廷各種行政事件無從展開。

李潼門下故衣社斥地商道,對於這當中的利潤之大也是所知頗深。熙熙攘攘,為利來往,普通的小本商賈,底子就冇有才氣獨行此中,即便幸運勝利來往,也真是拿命換錢。秦嶺縱橫千數裡,當中血淚數不堪數。

並且這類彙票承兌的停業,也能與故衣社的生長相輔相成,根基上故衣社分社開到那裡,那裡就能承辦相乾停業。

通過囤積來影響供求乾係,也是貿易的根基操縱之一,不要說出產力低下、物質稀缺的當代,哪怕是物質程度已經極高的後代,此類行動仍然大有操縱空間。

以是想要在初期吸引客戶,手中把握薄弱的本錢是必不成少的。而武攸宜的托財,剛好處理了這個燃眉之急。

講到這裡,他拿起楊麗開端清算出來、武攸宜的家財賬簿,翻看一番後嘖嘖道:“養兒防老、積穀備災,囤聚之慾,也是生人常情,有備則無患。凡是事也該有量有度,天生萬物,自有定命,是要惠及普天之下的生人,但若隻是為了一己的囤聚私慾,便將這麼多的財賄囤在閒邸,空耗物力,令人用疾,如此貪鄙,也真是人神共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