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_0212 獨不見,自惶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最後,當宋之問謄寫結束後,額間已經隱有細汗沁出,而堂上世人詩稿也都呈交的七七八八。

現在內心已經有了一點譜,或許不能壓過沈佺期的詩作,但若弄一佳篇壓過宋之問,並不困難。

略作沉吟後,他抬手喚來楊思勖私語一番,然後才又望向躍躍欲試世人:“集眾弄雅,生人樂事。諸位但有才情勃而欲彰,成全嘉話,更待何時!”

“可憾辭樂譜定,不能再複古日王府群聲並議的嘉話。”

在世人呼喊聲中,喬知之便當眾吟唱起來,首聯歌出,已是合座喝采,全詩唱畢,讚美聲更是不斷於耳。

“隻是在案幾人閒論,諸才作好壞如何仍待公判。”

宋之問見少王提筆,眉梢頓時一揚,本身便也提筆細吟起來,方纔落筆首聯,卻見少王已經放下了手中的羊毫,正在淺笑望著他。

廳中世人聞言後俱都提起了興趣,少王舊篇流行一時,在場不乏人愛此詩情、各擬新作,但作類比以後,更覺少王詩情難追,各藏拙作羞於示人。現在聽到喬知之如此評價,心中天然獵奇。

合座來賓,有的熟諳,有的則不熟諳,交遊廣漠的喬知之主動充當知客,向少王先容新來的來賓。比及世人都混個臉熟,喬知之不乏感慨道:“大典期近,朝野士流悉赴龍門,大王廳堂所聚可謂斑斕過半!”

“宋學士新列客席,未知雅好如何。並設諸物,專供揀取。”

李潼聽到這話後,也看了一眼不乏矜持笑容的沈佺期,內心不免一樂。沈佺期《獨不見》實在他早就抄出來了,隻是跟著友情日深,不好拿來就用,冇想到在本身的刺激下,竟然提早寫了出來。

目睹這一幕,宋之問內心略有侷促慌亂,但很快便調劑心態,心無旁騖的專注於本身案上紙筆之間。

李潼對此倒也不覺不測,究竟上李白《少年行》三首,本就頗受人質疑作者。特彆與王維《少年行》比起來,能夠並論的唯第二首兩聯四句罷了。不過就算是販子言,也自有其受眾。他寫出此篇,本也不是籌辦讓士林眾口誇好。

幾人瀏覽過少王作詩,各自麵色有異,沈佺期更忍不住對少王做一個拱手的行動,隻是為了免於打攪堂中旁人而冇有發聲,但旁人也能看出這是對少王表示佩服。

以後連續有人呈交詩作,李嶠等人便也當真批評起來,遵循各自觀點講明分等。那些完成詩作的人都舉頭望向上案,卻見那些分類的詩作中,冇有一篇能夠列於少王詩列,心中絕望之餘,不免更加獵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