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_0176 倒黴的獨孤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來這個獨孤卿雲,固然是獨孤姓,聽著像是鮮卑人,但追溯起來,實在倒是根正苗紅的漢人,並且還是李潼他們本家的隴西李氏。

間隔中午另有一段時候,又有吏員趨行登堂,帶來一份文昌省任務:右威衛大將軍獨孤卿雲前日病逝於坊中家宅,行狀已經遞入大內,文昌尚書局分付諸司任務籌辦大臣喪葬,麟台部屬著作局則賣力草擬碑誌、祭文等諸文稿。

尚書局吏員送來獨孤卿雲的行狀,所謂行狀就是一小我畢生經曆,碑誌、祭文需求用到的素材,若真是甚麼需求史乘立傳的功臣名將,還要再謄寫一份送到史館存檔。

聽到李嶠這麼說,李潼也不免模糊有些擔憂。提及來,他與歐陽通固然始終冇有見過一麵,但恰是因為這位老先生建言要求少王出閣讀書,才讓他們兄弟運氣有了本色性轉機,繼而產生後續統統,這也讓他對歐陽通由衷感激。

李潼還在內心吐槽,從內裡聞訊趕來的麟台郎元行衝在輪閱完行卷後,終究把話題又拉了返來,講回獨孤卿雲的事情,隻是他說出的內容卻比前幾個會商文學的還要欠揍。

李潼還在感慨麟台不愧士林矚望之地,他來到這裡這麼短的時候,已經或直接、或直接的打仗到這麼多大名鼎鼎初唐士人,火線幾人傳閱行卷,卻已經紛繁群情起來。

周遭幾人還在議論獨孤卿雲有關事情,聽到李嶠這麼感慨,不免都獵奇起來,紛繁湊上前來等候傳閱文章。

人大凡有甚麼才藝,老是不免炫技比較之想,劉知幾擬寫的這一份行卷遞入署中,很快便讓麟台這些文人騷人們重視力產生了轉移,會商內容也轉為對文章的品鑒。

聽到李嶠隨口一句,李潼開端冇反應過來,半晌過後才認識到,他說的大抵就是宗秦客受命造字的事情。

王紹宗合起書卷,淺笑著對少王說道。隻是他這話說完以後,堂中大監沈君諒並李嶠神態都有幾分不天然。

當看到末端行狀撰寫者落款,李潼不免又是吃了一驚,這一份行卷作者竟然也是一名大手子劉知幾。劉知幾在傳統文學界或是名譽不大,但在史學界的名譽則就清脆很多,其所著《史通》乃是史學大著。

用比較文青的腔調說,這就是一座圍城,外邊的人擠破腦袋想出去,裡邊的人瞪大兩眼想出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