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_0173 算你跑得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當然不是李潼歹意猜度,禦史台監察百官,淵源由來已久。大抵是武則天感覺肅政台名譽太大,不太利於打入官員群體內部,乾脆又在鸞台、鳳閣兩機樞之地加設拾遺、補闕的官職,直接貼身監督宰相們,前後加員幾十人之多。就如許,還不算各官職辨彆於外朝的內供奉。

李潼點點頭便拾階而上,踏入門中劈麵所見便是一道高大璧牆,璧牆正麵並無塗繪,但是轉疇昔在後背可了不得了,多有前賢墨寶存留,如虞世南、魏征、顏師古等貞觀名臣,或典範警句、或名言訓語。

這也冇有甚麼可奇特的,文人騷人本就糾結且矯情,既有高慢的一麵,也不乏勢利。沈君諒固然擔負麟台監,但不管是在學術上還是文學上,名譽都遠不如李嶠。更首要的是,其人在宦途方麵也冇有了甚麼可望的遠景。

整座官廨範圍不小,當李潼繞過璧牆時,便見諸廊舍中多有下吏趨行到中庭門路兩側,向他這位新入署中的長官拱手為禮,林林總總百數人,一向擺列到中廳直堂階前。

李潼骨子裡本就有附庸風雅的文人酸氣,當他第一次來到麟台看到這一麵璧牆的時候,腦海裡閃過第一個動機就是砸斷偷走,這要能儲存到後代,絕對是國寶級的文物啊,到時候上交給國度,如何著不能大紅花戴一戴!

宦海上之輕老敬壯,在這一刻便閃現無疑。大家間很多事理,大抵也古今相通。

麟台官廨佈局,很有一種鬨中取靜的味道,有修竹幾叢,廡舍環抱,廊下垂柳,蘭芝盆枝,中庭開闊,遠不像李潼所見彆的官廨那樣佈局擁堵、人聲躁鬨。彷彿隻要走進了此中,哪怕最鹵莽躁鬨的人都天然的感化上一種儒雅篤靜的氣質。

這也冇甚麼可計算的,你們不體味我,纔會誤覺得我是隻憑顏值和出身混日子,體味的多了纔會明白我的才調一樣令人冷傲,一點心結也就解開了。如果還解不開,那就本身憋著。

說話間,他便領著少王往中廳直堂行去,並在途中趁便向少王先容一眾麟台官屬。

算你跑得快!

麟台這些官員們或許不會像閭裡那些推舉閒人們公開調侃,但也是不免蕭瑟。

並且李嶠資格豐富,久任畿尉,又曾任監察禦史監軍出征,歸朝後於禁中待詔多年。本來固然隻是六品的麟台郎,但攫升隻在朝夕之間,像是此前不久便升一級擔負五品著作郎,出掌麟台部屬的著作局,任誰都能看出前程無量。

李潼跟在李嶠的身後,一邊點頭迴應著官員們的見禮,內心卻想起一樁汗青故事。那就是東晉期間晉元帝司馬睿南遷,因是宗室偏支、名譽太弱,不為江東士族看重,因是名滿天下的琅琊王氏王敦、王導兄弟們趁著一次節日親身給司馬睿牽馬駕車,才讓司馬睿在江東立穩腳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