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或許是天不幸見,自從他上任後,一向殘虐於本地一帶的倭寇俄然銷聲匿跡,至今也冇見過傳說中窮凶極惡的倭寇的影子。
“若非本縣義士姚宗子挺身而出,力拒暴徒,若無本縣父老義憤填膺,拔拳互助。沈相公必已魂歸鬼域,與我等陰陽兩隔矣。然沈相公幸運活命雖不假,重傷不起亦是真,其筋折骨斷,五內俱傷,奄奄一息於病榻之上,神魂盤桓於鬼門關外,是存亡是尚未可知?令人觀之悲傷,聞之落淚哉……”
但這還不是最差的,在這個年代,最差的處統統兩大片,一是北邊宣大一線,二是江浙閩本地一帶。因為北邊俺答比年犯境,南麵倭寇橫行殘虐。在彆處最多不升官,但在這兩到處所當官,但是有掉腦袋的風險的。
固然官府反應極快,在兩刻鐘內,便將統統檄文收繳一空。但是那些鏗鏘有力的是非句,已經印進每一個看到聽到之人的心中,並緩慢傳遍了全縣。
“當今我會稽父老當連合一心,眾誌成城,反擊山陰仇寇於忍無可忍之際!若其毫髮無損,歸還宗子,則於萬死之地,另有可恕之處;若其執迷不悟,盤桓岔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本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
這位縣太爺,姓李名鵬程,表字雲舉。本籍福建三明。八歲入蒙,十六歲初次應孺子試,又在弱冠之年考中生員,算是給進門生涯開了個好頭。以後又是一番寒窗苦讀,終在在而立之年得中桂榜,成了萬眾敬佩的舉人老爺。
‘請看本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充滿勾引力的宣言,很快便引發全縣的共鳴。往昔兩縣的不鎮靜也被一一翻出來,人們心中的肝火越來越熾烈,救援姚宗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
三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早就耗儘了他的精力。最後名次又不快意,還被分到了抗倭火線來,更是將他最後一分熱忱也消磨殆儘。
詳細如何分派呢?看誰送錢多。排在前麵的,便發往山東廣東去納福;排在前麵的,便派往陝西、山西、江西、廣西這些不承平的窮處所。再次點的,就得去雲南貴州跟那些土司老爺靠近了,再度升遷的但願迷茫。
但眼下這事兒如果措置不好,他的安穩日子就到頭了。
“紹興者自古稱會稽,百姓安居樂業,全城夜不閉戶。然無恥如山陰者,霸道無禮,竊我會稽半城而居。寡廉鮮恥,忘我鄉親收留之恩。三番輕辱,多次挑釁,視我會稽如同仇寇。我會稽有容人雅量,常常忍耐,實望其幡然悔過,改過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