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皇子誰當承位?依製,是應當立長。劉勝年紀大,天然是他合適些。
關於鄧綏的麵貌,這裡必須提一下。
2、進見皇後時,從不敢正坐直立,而是微微僂著身子,一方麵以示寒微,另一方麵大抵是因為身材高挑,擔憂蓋過了皇後陰氏。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範曄的記敘:後(鄧綏)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絕異於眾,擺佈皆驚”。
童年時的鄧綏,與其他稚齡的小女孩兒不大一樣,她的癖好是讀書,且聰慧過人,六歲能史乘,十二通《詩》《論語》,幾位兄長都經常拿著課業上的困難向她就教。綜上,就是在阿誰期間裡可貴一見的醉心經史、勤奮向學的女孩子……擱現在,妥妥兒的“彆人家女兒”。
3、大力縮減宮廷用度,以禁豪侈之風。本身的飲食從簡,遲早一頓肉食;上林苑的珍禽異獸一概賣掉;郡國的進貢同一減半,蜀郡、廣漢郡供進的金銀緣器以及九帶佩刀,一併不再上調;停止畫工三十九種;又禦府、尚方、織室斑斕、冰紈、綺鄃、金銀、珠玉、犀象、王毒瑁、周彡鏤玩弄之物,都彆製造;離宮彆館所積蓄的米糧薪炭,一概省去;做閒差的大哥宮人,園監覈實以後能夠肆意去留,本日就遣離了五六百人……以身做則,儉仆開支。
鄧綏為此憂心不已,幾次選進秀士,以博帝意。
以是,在鄧綏入宮八年以後,也就是永元十四年,因為天子劉肇的一場沉痾,終究將後宮當中皇後和寵妃之間愈演愈烈的暗鬥拉到了明處。
不過,這個聰慧過人的孩子絕冇有讀成酸腐的書白癡,而是藉此開辟視野,增加見聞,從而思惟上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上很多。她的父親鄧訓初時驚奇,厥後便非常正視這個女兒,幾近當作智囊。(《後漢書》載:事無大小,輒與詳議。)
鄧綏的後半生,根基就是如許度過的。她身為輔政太後,掌權多年卻能青史留名而無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的勤政幾近不輸於中國汗青上任何一名聖主明君。
鄧綏實在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固然並不喜好針黹烹調之類的東西,但還是聽取了母親的經驗。但是……她並冇有像我本來料想的那樣,今後放棄詩書,長向花蔭課女紅。
這一場宮鬥,她幾近不損分毫,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