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拙收起這件把件,他問禦哥兒:“你顧嬸孃好些了冇有?”
此時,小伴計已送了熱茶上來,沈拙端起茶盞吃了一口茶,直接開口問道:“不知林掌櫃看得如何了?”
沈拙摸著把件,他手裡也隻要這件值錢的東西了,現在顧家母女流浪,他總不能見死不救,說不得把這把件典當出去,先救了她家的急,等今後攢夠了錢,再去贖回。
沈拙回道:“可有二三十年的?”
遵循朝廷的律法,凡是當物代價十兩以上者,都需有人從中包管,以此證明當物原主身份,這也是防著有些大戶人家的仆婦盜竊主家的東西來典當贏利,隻不過沈拙有有功名的舉人,倒不比再找人做證,那林掌櫃便喊伴計取來筆墨,很快給沈拙寫了當票,又商定好當期一年半。
“客人,要典當甚麼?”
沈拙並不認得此人,他問道:“不知掌櫃貴姓?”
平時林掌櫃多是和些衣裳釵環打交道,本日驀地來了這麼個奇怪物兒,天然非常想談成這筆買賣,林掌櫃看出這件東西是沈拙的愛物兒,故此他又說道:“我們德昌行的息錢一厘五分,不管你當期是非,到時憑著當票,都一絲兒不差的還給你,沈舉人,東西放在我們這兒,錯不了的。”
沈拙看了當票,又按了指模,林掌櫃很快取來銀票,沈拙點了數,都半點不差,因而頭也不回的出了當鋪。
那小伴計點了點頭,接著就喊來掌櫃,掌櫃的是個留著八字須的老頭兒,他傳聞沈拙要看參,便拿出幾個匣子,說道:“這些都是二三十年的參,叨教客人看中了哪個?”
林掌櫃看出沈拙不對勁出的代價,他說:“沈舉人,當鋪的端方你也曉得,憑你再好的東西,總不能照著原價給,劈麵的榮升倒是給的多,不過我猜也就多那麼十來兩銀子,可你這是活當,榮升的息錢高,一年半載下來,光是息錢銀子,隻怕活當也要變成死當了。”
“本來是林掌櫃。”沈拙朝著他拱了拱手,而後拿出玉獸把件,說道:“鄙人這裡有件把件,想請林掌櫃看看能值幾兩銀子。”
傳聞他要買參,伴計打量了他一下,看他穿戴這洗的發黃的舊衣裳,也不像是吃得起人蔘的人家呀,他問道:“人蔘寶貴著哩,不知你要幾年的?”
林掌櫃接過來,他起家藉著亮光一看,神采驚了一下,先用眼角看了一眼沈拙,隨後目光又落回把件上,他足足看了大半晌,這才又重新坐回到椅子上,隻是卻仍舊將玉件端在掌內心細細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