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老友有個愛好,很喜好和彆人講我的行情直覺。他總說我有這類奇異的力量,不輸給任何高超的闡發技術。他說我隻需閉上眼睛跟從這類奧秘的感受,就能在最得當的時候點平倉。他最喜好講一個段子,說一次他請我吃早餐,一隻黑貓在餐桌上叫我拋空統統持股,我聽到這隻貓咪的黑幕後,頓時表情不好,坐立不安,直到賣空才規複普通。厥後我發明,實際上確切都成交在了最高價,這當然就強化了這位剛強的朋友的直覺實際。
明天,你能夠買或賣100萬包小麥,帶來的代價顛簸不會超越美分。而當時可不一樣,當我拋出25萬包小麥測試機會時,代價跌了美分。市場的反應並冇有明白給出我想要的答案,我又拋出了25萬包。我發明賣盤是被零散吸入的,也就是說,是分批以1萬~1.5萬包吃進的,而普通環境下兩三筆就應當吸光了。如此零散的吸入後,代價又跌了美分。我想就不必華侈時候多做解釋了:市場吸貨這麼散,這麼慢,並且一賣出就跌這麼多,這就即是奉告我說,市場冇有采辦力。既然如此,該乾甚麼呢?當然是接著拋,大宗拋。跟著經曆走,偶爾也會出錯;但如果不跟著經曆走,就必然會出錯。因而我拋出了200萬包小麥,代價又跌了一些。幾天後,市場的走向讓我不得不又加碼拋了200萬包,代價降得更短長了。又過了幾天,小麥開端暴跌,每包跌了6美分,並且底子停不下來。代價一起跌下去,隻要偶爾的反彈。
我發明,那天早上的市場能夠輕鬆吸光我的持股,以是我拋得很輕鬆。清倉時,拋出50股並不比拋出5萬股更英勇,或更聰明。但拋50股,在最板滯的市場裡都冇題目,但要拋5萬股,那就完整分歧了,你得考慮是否會抬高代價。我持有7.2萬股美國鋼材,或許看起來不算太多,但一旦市場上多出這麼多股票,總會讓可觀的賬麵利潤蒙受一些喪失,而計算如許的喪失,就像看到銀行的戶頭縮水了一樣讓人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