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記_第11章 以筆為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第四節:返國與彷徨

1902 年,魯迅以優良的成績畢業,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遇,他東渡日本,進入了東京弘文學院學習。在日本,魯迅感遭到了異國文明的打擊,也看到了中國與天下的差異。

第三節:棄醫從文

1909 年,魯迅結束了留門生涯,回到了故國。他前後在杭州、紹興等地任教,但當時的社會環境非常暗中,封建禮教仍然束縛著人們的思惟,他的鼎新主張和教誨理念難以實現。

魯迅出世在一個書香家世,家道還算殷實。他的童年充滿了歡樂和獵奇,家中的天井、書房,乃至街頭巷尾,都留下了他摸索的萍蹤。

1915 年,新文明活動鼓起,《新青年》雜誌成為了傳播新文明、新思惟的首要陣地。魯迅深受其影響,開端為《新青年》撰稿。

他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奠定人,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的名字,將永久銘記在中國汗青的長河中,閃爍著不朽的光芒。

在彷徨中,魯迅開端更加深切地研討中國的汗青和文明,他試圖從傳統中找到題目的本源,為將來的竄改尋覓方向。同時,他也持續停止文學創作,用筆墨抒發本身內心的痛苦和但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