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事錄_第105章 富貴之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向墨客走後,匡家高低一片欣喜。畢竟,這世上能有幾戶人家能出三公?這但是非常光榮的事情。但是,匡半山卻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三私有甚麼好?你們隻看到了權高位重,卻看不到背後的危急四伏。伴君如伴虎,與天子打交道,時候都如履薄冰,如許的餬口另有甚麼興趣可言?”

武週期間,天下承平,文風昌隆,匡家莊裡,有個墨客名叫匡半山。他與旁人分歧,生性孤傲,對功名利祿看得很淡。在他眼中,人生活著,能衣食無憂便已充足,滿足方能常樂,何必去追逐那高官厚祿,墮入無儘的爭鬥與煩惱當中。

光陰悠悠,數年疇昔,匡半山的爺爺壽終正寢。村裡德高望重的白叟為其選了一處墓穴,風風景光地將白叟奉上山埋葬。匡半山雖與爺爺豪情深厚,但存亡有命,他也並不過分哀痛。埋葬爺爺後的第三天,他便帶著書童,踏上了出外遊學的門路,一心去追隨那山川湖海間的學問與見地。

這一日,匡半山來到了州城。聽聞城中有位姓柳的著名文士,學問賅博,申明遠揚。匡半山滿懷敬佩,前去拜訪。柳先生見到匡半山,大笑相迎:“久仰賢弟大名,本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當下便留匡半山在府上小住。而後幾日,兩人日夜促膝長談,從詩詞歌賦到經史子集,無話不談,相互都為對方的才學所佩服。

思來想去,匡半山終究下定決計,斬斷龍脈。他感覺,做一個普淺顯通、衣食無憂的人,就挺好。因而,他帶領著家仆,來到爺爺的墳前,在龍脈之上挖開了三個缺口,完整斬斷了這看似能帶來無上光榮的龍脈。

光陰倉促,一晃五六年疇昔了。匡半山刻苦攻讀,終究考上了進士,被任命為縣令。他衣錦回籍,回家祭祖。向墨客聽聞後,前來慶祝。得知匡半山又一次粉碎了龍脈,向墨客獵奇心起,上山旁觀。看完以後,他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起來,對匡半山說:“風水又變了,固然出不了三公,但後代十三代子孫,都會是朝廷命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