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山川相依、雲霧環繞的犍為郡,郡城往東十餘裡處,有一座被光陰忘記懷又因奧秘而聞名的深山道觀。這裡四周群山環繞,峰巒疊嶂,連綴的山脈似一條甜睡的巨龍,將道觀和順地護在懷中。道觀四周的山林鬱鬱蔥蔥,富強的枝葉相互交叉,陽光透過裂縫灑下,構成一片片班駁的光影。一條蜿蜒盤曲的小徑,從山腳下緩緩延長至道觀門前,彷彿是一條連接塵凡與瑤池的紐帶。
走了約莫五十裡路,他們來到了一個陰沉可駭的處所。這裡陰氣滿盈,鬼哭狼嚎之聲不斷於耳。崔太守定睛一看,隻見火線有一座龐大的宮殿,宮殿的大門上刻著“冥府”兩個大字。
“你是何人?為何深夜突入我府?”崔太守驚駭地問道。
相傳,這石函是當年文始真人尹喜所留。尹喜,這位道家的傳怪傑物,曾在函穀關見紫氣東來,便懇請老子傳下了千古奇書《品德經》。傳聞,尹喜真人將要飛昇之時,將這石函交給門下弟子,慎重地警告他們說:“這石函中藏有符籙,乾係嚴峻,不成隨便翻開,不然必將激發大禍。”至於這個石函如何傳播到了這個小道觀中,就如同一個被光陰塵封的謎團,無人曉得。而這座小道觀,也因為這尹真人石函,變得遠近聞名,經常有獵奇的香客和求道者慕名而來。
崔太守聽後,嚇得神采慘白,他趕緊跪地告饒:“呂公,我知錯了,我實在是愚笨無知,不信賴人間有神仙之事,才犯下如此大錯。還望呂公在上帝麵前為我討情。”
為了揭開這個所謂的“騙局”,崔太守決訂婚自前去道觀一探究竟。他帶著一群威風凜冽的部下,浩浩大蕩地朝著深山道觀進發。一起上,馬蹄聲噠噠作響,揚起一片灰塵。崔太守騎在一匹高頭大頓時,身著富麗的官服,頭戴烏紗帽,好不威風。
判官翻開存亡簿,細心檢察後,稟告呂公說:“崔太守本來還能當五任長官,另有十七年壽命。現在送上帝之命,全數篡奪這五任官的福祿,再削去十五年的壽命。現在就隻剩下兩年的壽命了。”
部下人不敢違背,倉猝遵循崔太守的叮嚀去做。幾十頭牛被牽到了道觀前,它們被繩索緊緊地係在石函的鎖釦上。跟著一聲令下,群牛奮力向前拉,一時候,牛叫聲、人們的呼喊聲交叉在一起,場麵非常壯觀。
唐朝宗大積年間,一名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來到犍為郡擔負太守。清河崔氏,那但是當時第一等的朱門望族,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職位。崔太守自幼餬口在如許的王謝世家,天然養成了狷介傲慢、剛愎自用的脾氣。他身材高大,麵龐冷峻,眼神中經常流暴露一種與生俱來的優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