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日常_第四十六章 關嘉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小二向掌櫃笑著閒話道,“真是完整看不出來。”

好不輕易來一次縣裡,她天然不會這麼快就回家。隨便尋了一條路,她就開端逛起縣城來。

衣冠取人是常情,杜錦寧也懶得理睬這些人,徑安閒屋裡四周看了看,便指著一本書對櫃檯裡的掌櫃道:“勞煩,把那本《簪花記》拿給我看看。”

杜錦寧拿動手上那塊差未幾有二兩重的銀子,望瞭望消逝在側門處的背影,笑了笑,回身一步一步地下了坡,分開了書院。

掌櫃又挑了挑眉。

杜錦寧見他並冇有問本身更多的環境,彷彿對本身不感興趣的模樣,她也冇懊喪,仍然非常安靜隧道:“一兩五錢銀子。”

他揮了揮手裡的書:“這話本多少錢?”

掌櫃和小二見她付錢的時候眼睛都不眨,內心大喊看走眼了。他們實在冇想到這麼個麵黃肌瘦、穿戴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衣裳的小子,竟然能取出這麼多錢買紙筆。

他從懷裡取出一塊碎銀,遞給杜錦寧,道:“行了,你再寫出下一冊,記得拿來找我。”說著,便進了書院。

這本《簪花記》講的是才子才子的故事,麵前這個小孩兒看起來也就八九歲的模樣,對這類情情愛愛的話本不感興趣也很普通。

關嘉澤對杜錦寧的鎮靜大了幾分,笑道:“你這小孩兒,倒是有點意義,小小年紀就這麼會算賬。”

關嘉澤驚奇了一下,皺起眉頭,將書翻開來,籌算看上幾行。如果真的不錯,再叫這孩子把餘下兩冊寫好的拿給他就是。

看來讀書還真是費錢。

看在這小孩子年紀小小就會寫話本的份上,他就不在乎這本書值不值二兩銀子了。

說實在的,這當代可不像當代那般,打小就要求大家都講究文明規矩,“請、感謝、不客氣、對不起”這些話時候掛在嘴上,都成了一種說話風俗。

這個書鋪的書都是密碼標價的,也省了杜錦寧問價。她在書鋪裡轉了一圈,並冇找到甚麼感興趣的書,最後指著一迭紙道:“這個來半刀。”

這店裡的紙也分紅好幾等,有那烏黑的質量好的,也有發黃粗糙代價便宜的。杜錦寧選了一種中間偏下代價的。除外以外,她又要了兩支羊毫,兩塊墨條。

小二表示受教。

“章鴻文?”關嘉澤在腦筋裡搜颳了一下這個名字,依罕見點印象。

“十歲。”杜錦寧道。

“欠都雅。”杜錦寧道。

她在當代用慣了好東西,那些實在精緻的她看不上眼,前麵這兩樣也是中間偏下代價的。但這麼一算下來,她還是一下子花了五錢銀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