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不要犟_第四十四章 隻談風月,不問前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求保藏、求保舉。

這些酒樓多數是太祖天子定都南京以後,讓人興建的。光是首要的大酒樓,就有十六家,至於那些小酒館,不在其列,數量更是難以計數。先人詩篇有“花月春江十四樓”的句子,讚美當時酒樓的繁華,實則有些錯誤,想來是兩家大酒樓拆毀的原因。

世人邊走邊聊,未幾時已顛末端貢院,薛槑和歐陽海獵奇地看著貢院,腳下不斷。琴舞是弱質女流,腳步細碎,世人姑息她,便放慢了腳步。

琴舞抱著古箏,微微皺起了眉頭,欲言又止,半晌才難堪的說道:“薛二公子,你邀我赴約,奴家本不該多言,隻是我見這去的方向是鶴鳴樓,奴家是不管如何也不會去的。”

薛槑馬屁冇拍好,拍在馬腿上,雖不至於被馬兒踢死,但被馬尾巴掃到臉上,啪啪作響。幸虧他風俗了扮小醜,臉皮實在不薄,當下哈哈一笑,改口道:“大人過目不忘,也是讓人敬佩的,是我就背不下來這首詩。”

歐陽海對故國無窮神馳,越聽越感興趣,忍不住開口問道:“敢問大人,士子便是住在貢院麼,我傳聞很多讀書品德外勤奮,有些住在書院,一個月都不出門都是常事。”

袁齡成心矯飾學問,持續說道:“太祖定都南京後,在雞鳴山(雞籠山)下建國子監,秦淮河這邊的府學便空置下來。成祖遷都北京後,改北平府學為國子監,南京國子監便稱南監。小王爺所說的國子監,離我們另有一段間隔,倒是貢院不遠。”

“貢院在秦淮河邊,毗鄰夫子廟,是明朝最大的科舉考場。它東接桃葉渡,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北對建康路,為古之‘風水寶地’。貢院對我等讀書人而言,但是聖地,我們在此插手鄉試與會試,隻要高中,便竄改平生運氣。貢、便是提拔人才,上貢朝廷之意。天下讀書人十年寒窗,在此顛末科舉測驗,成績優良者,便今後魚躍龍門,登天子門,上報社稷,下安百姓。二公子,將來你走了宦途,天然一清二楚。”

幾人走進北市樓,北市樓固然範圍弘大,卻比不上醉仙樓和鶴鳴樓,不過在掌櫃黃銀河的運營下,也算是做得有聲有色。

吳明不曉得薛槑要去哪家酒樓,心想:既然是宴請小王爺,天然不能太寒酸。便想要將他們帶去醉仙樓,但一想到去醉仙樓路途悠遠,心中便打了退堂鼓。

袁齡說著,目光瞭望遠方,彷彿又想起了當年艱苦肄業的盤曲經曆,又想起了被有錢後輩逼迫的悲慘境遇。更多的還是國子監祭酒(最高學府的校長)的諄諄教誨,提攜之恩。隻是斯人已矣,再難回報恩典,念及此處,袁齡不由得泣下沾襟,薛槑等人冇想到他說哭就哭,正想安撫之際,袁齡擦乾眼淚,說道:“舊事已矣,再說徒勞,我們本日隻談風月,不問前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