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夫人不乾了,這小賤人莫不是不敢見她吧。
秦書吏將馬的韁繩遞給衙役,朗聲大笑,“恭喜趙大人,道賀趙大人。”
雙胎的姐妹,出世的時候前後相差不到一柱香,她卻屈居在這渡古小縣城,與父母姨娘庶妹屈居在這方寸後院當中,唯有的幾套頭麵都是鏤金的,可貴有一兩支鑲著藐小的寶石,身上衣裙所用的綃絹紗,還是鳳娘從都城捎來的,必是鳳娘瞧不上,這纔打發給她。
她語氣不太好,痛恨難消,一母同胞的姐妹,鳳娘出世冇多久就被姑母帶到京中,京中繁華,鳳娘常出入宮廷,戴的是珍寶玉石,穿得是綢緞綾羅,交友的閨友都是京中貴女,乃至公主,想來常在宮中行走,太子皇子們也是常見的,眼下又被封為縣主,多麼光榮。
“敢問書吏,喜從何來?”
董老夫人見女兒也是一副不知情的模樣,這才慌了神,她還覺得女兒曉得孫子下落,這才先發製人,先坐實那賤丫頭和慶山的事情,再問孫子在那邊也不遲。
送大夫出去,趙縣令才跨進東側屋,老夫人見到兒子,急得嗚嗚亂叫喊,董氏立在塌邊上,見他出去,用帕子拭淚,麵露悲傷,“老爺,老夫人這裡有我,你去歇著吧。”
趙鳳娘隨姑母住在京中,因著姑母的乾係,常去宮中伴隨皇後孃娘,前些日子,皇後孃娘一行前去行宮玩耍,俄然暴風高文,皇後孃娘幾乎掉進湖中,趙鳳娘當時剛好站在娘孃的身邊,情急之下將皇後孃娘死死拽住,才倖免於難。
內裡的雉娘衝出去,一下子跪倒在地,“父親,你莫指責母親,是雉娘無用,這身子不爭氣,不過是昨日走一段山路,本日就渾身發痛。”
“慶山說得真真的,哪會有假,你將雉娘叫出來一問,便知真假。”
趙縣令見母親已被妥當安設好,再聽董氏如此說,氣消了一些,董氏再有錯,可在孝敬父母上麵,倒是做得妥妥貼貼,讓人挑不出半分錯來,父親活著時,曾說過董氏是佳媳,不但田間地頭的活計特長,家務也是一把妙手,常常對她讚不斷口,本日他說出休棄的話,也是氣在頭上。
趙縣令再有不滿,也冇法衝董老夫人生機,拂袖去前衙,招來幾個衙役,如此這般叮嚀,衙役領命拜彆。
老夫人固然一向癱瘓在塌,可腦筋還是明白的,又有下人經心照顧,掐著時候讓她出恭小解,等閒不會失禁在塌,一旦失禁,必是鬨得人仰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