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大雙第一次感遭到大清的存在,固然大清已經走到了最後階段,但多少還是保持了一個國度的名義,讓俄軍有所顧忌。
波波夫帶了幾個俄軍來找劉大雙,領頭的是個叫做瓦西裡的少校。
七月也是小麥成熟的季候,劉大雙叫人估了一下產量,估計畝產在二百斤,春季有點旱,固然有風力抽水機,可畢竟數量少,不成能全澆上,並且劉大雙的生地多,團體看還是有點歉收。
大漠孤菸酒喝得瓦西裡和幾個俄國人非常歡暢,瓦西裡必然要劉大雙送些大漠孤菸酒給他。他要帶回俄羅斯去。
不是俄國人怕大清,而是最後一點遮羞布不想扯開。因為大清宣佈在日俄戰役中保持中立,兩不相幫。現在恰是戰事吃緊的時候,俄軍也不想和大清鬨僵,把大清推到日本方麵去。
看著標緻的鞋子和馬靴,瓦西裡眼睛都直了,酒都不喝了,頓時試穿。
送走了幾個俄國人,劉大雙的危急感更重了,現在俄軍還冇有到狗急跳牆的時候。如果真到了阿誰時候,估計脫手搶了,甚麼朋友不朋友的,純屬扯犢子。
至於張小個子如何把糧食運到日本人手上,劉大雙一點也不擔憂,他信賴張小個子在這些方麵絕對有天賦。
俄軍批示部對於各地產糧環境早做了摸底,在他們節製的地區,路上已經設立了查抄站,底子不答應糧食外運。
最可氣的是,和漢唐國貨當初簽的條約,規定了不定時交貨要罰款。這鐵路也不曉得甚麼時候通車,每天年著罰款,這貨賣的不但冇錢賺,還要倒貼錢。
通過翻譯,劉大雙明白了,俄軍批示部下了號令,一粒糧食也不準賣給日本人。俄軍將在四平、昌圖、奉天設立查抄站,凡是發明北方運疇昔的糧食一概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