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刺殺,隻是幌子,他真正的目標是查清驛館的地形與構造,乃至在本日將殛斃安排在陽光之下,由隴右主將親手殺死吐蕃使臣!
“你養好傷纔是閒事。”葉鏗然的脊背與唇線筆挺繃緊,帶著沉著的禁止與啞忍,“軍中不成一日無將,我們與吐蕃媾和之事,也正到緊急關頭。吐蕃使臣已經在路上,我能夠設法遲延幾天,但也隻是幾天罷了。”
驛館中開釋毒霧的構造,早已被替代了位置。
一場春雨如滾落臉頰的淚,猝不及防。轉眼六合間都是浩大雨絲。
這時恰是二更,本來不是雞叫的時候,更不該有如此清越宏亮的雞鳴聲。那叫聲彷彿春夜裡的一株桃花,妖嬈地扯開暗中的薄霧,直衝耳膜而來——喔喔喔!
幾個和刺客交過手的吐蕃侍從和唐軍兵士立即將刺客的招式描述給他聽。中間的副將越聽神采越丟臉。
……
雨中江山蒲伏,震驚無言。
天亮時,花紇不歡暢地從床底下爬出來,活動著痠痛的手腳:“終究走了!”
這些雞但是他專門差人弄來的!輕易犯困的春季,每天晨練早退的兵士越來越多,因而他命人弄來十幾隻雞,滿是公的。每到半夜,交響樂般的雞鳴聲讓欲哭無淚的兵士們一個個想起床也得起,不想起床也得起。
按照剛纔目睹者的描述,刺客的招式恰是隴右虎帳裡兵士們常用的劍法——浮雲劍!將軍在練兵時曾經教過兵士浮雲劍法,除了上陣殺敵,平常防身也能夠用。刺客用的就是這套劍招!
葉鏗然神采微微一震,分開疆場去遊山玩水……看似棋局上可有可無的閒子,如果以退為進避其鋒芒,倒也不失精美。
《山海經.東山經》中記錄,北號之山上有鳥,其狀如巨雞而白首,亦食人,名曰鬿譽。
將軍茫然站著不知所措,彷彿被人把持的提線木偶俄然斷了線。
說到這裡,將軍的聲音略略一沉:“襄州、商州、河州軍中都有叛變!”
“誰說我的血是雞血?”壞脾氣的少年一臉受了極大欺侮的模樣,憤然站起來指著裴將軍的鼻子號令,“快向我報歉!笨拙的人類。”
其彆人也都被喊聲驚醒。吐蕃侍衛反應敏捷,幾人合攻刺客,並大聲呼救求援,內裡的唐軍兵士也聞訊趕來,那刺客見寡不敵眾,也不戀戰,他身法極好,快如鬼怪地躲過數十人的包抄逃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