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四海吧嗒吧嗒抽著煙,眉頭擰成疙瘩。
“真的!”
姚四海見兒子僵著臉,內心也是一格登, 不由嚴峻起來:“年娃子,這事不丟臉,你還年青, 能治好,咱明天就去大病院讓大夫給好好瞧瞧, 可不能因為這點事就思疑人生了。”
雖說每趟的運輸費不算太多,姚家人能付的起,但今後送次數多了,總的運輸費就會上去。
再按一毛錢一斤的回收價,一千三百多能回收一萬多斤稻穀,等囤到淡季,舉高價轉賣出去,掙的絕對比現在多。
姚祺年很有幾分有力,擺手道:“不消, 我能夠。”
姚家有十畝水田,一畝地八百斤,十畝地就是八千斤,上交百分之三十的農業.稅,再留足自家吃的,大抵還能剩四千斤。
姚祺年笑,趁著家裡人都在,又把賬算了遍。
這時,隻要再收兩千斤,就能給趙同五送貨。
對於有經曆的莊稼漢來講,仰仗稻穗飽滿程度來預算畝產量是他們的一大本領。
目睹晶瑩剔透的大米進了自家糧倉,趙同五笑得露牙花子,不但利落數錢給姚祺年,還向他流露道:“大兄弟,你送來的大米,我賣到兩毛八一斤了!”
究竟上,在第一車稻穀掙錢以後,姚祺年在家說話就有了威望力,現在又持續嚐到長處,百口人更是對他活絡的腦筋佩服不已。
綜合評價以後,姚祺年還是挑選穩紮穩打,先乾一筆小的嚐嚐水再說。
姚祺年歎口氣,決定給姚四海下劑猛藥:“今後呢?大嫂就要生了,以後還會有二寶三寶,我再結婚,再生娃,都往哪安設?熬漿糊黏牆上?”
一來他要去趟縣城聯絡林徒弟,二來他籌算去省會看看。
“再有三四個月,你們新稻要下來了吧?”趙同五搓搓手,笑道:“大兄弟,再給我轉個五六千斤成不?”
但是這點錢遠不敷囤貨。
送完這趟貨以後,他們淨掙一百七十多塊,加上前一車貨的純利潤,目前有三百多塊的積儲。
就如許了,還是賣斷貨。
另有一件事是貢付姐生了個胖小子,可把老兩口歡暢壞了,恨不得一天到晚圍著孫子轉。
鄉村家家戶戶之以是這麼焦急娶兒媳婦進門,一來為了繁衍後代,二來為乾活,另有一個啟事就是怕出挑的媳婦被人挑走。
這期間姚家人開端做籌辦事情,磨鐮刀、編麻袋、清理地窖、碾壓打穀場、買下季度的種子化肥...
加上今後他們不消再付出運輸費,如許一來,六千斤稻穀的純利潤起碼會有一千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