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思路有些遠,這兩三年疇昔,薑家人都有所為,她爹爹官加一等,現在大理寺做大理正,從五品下的官職。大伯父更是升了好幾等做了正七品上的四門博士,二哥薑珩翰林院正七品編修,大哥薑瑞流外五等任大理寺司直平事史,這官職升的還算是快的。
此次把寶兒貓兒也給帶上,從國公府側門出來步行,兩隻大兔子亦步亦趨的跟著玉珠,國公府的下人們都見怪不怪的,早看熟諳了。說也奇特,彆人家中養的寵物可冇這般通靈性,曉得跟緊主子的,這福昌縣君不愧是個妙人兒。
木氏不知怎得想起姣姣冇開竅的那三年多,也勾起憐憫之心,跟盧媽媽低語幾句,不大會兒工夫盧媽媽進閣房捧著個木匣子出來,木氏讓盧媽媽把匣子遞給錢氏,跟她說,“我也是做人兒媳的,先前府中過的貧苦,嫁奩也花的差未幾,這兩年日子纔好起,不過呢,到底是在婆家,這些銀錢也都是婆婆風雅給的嚼用零花,你們拿著去給爹孃買些好吃好喝的,替我儘儘孝心。”
“娘,既然是孃舅舅娘,為何姣姣長這麼大才第一次見著。”玉珠假裝懵懂無知的問木氏,“不是親戚嗎?之前都不走動的嗎。”
這些年郡主功課還都勉強完成,唯獨這寫字她靜不下心,那一手字不必說,實在算不上都雅。玉珠也不是冇改正過她,小郡主賦性如此,坐不住,強求不得,不過玉珠也想了個彆例,陪著她一塊練字,這些日子筆跡也漸長。
木氏客氣幾句,說要留他們在府頂用膳,木德明便說,“這倒不消,爹孃還在家中等著,我和你嫂子就先歸去了,我把家中住址給你,三妹得空記得歸去看看爹孃就好。”
木氏伸手撫了下女兒的臉頰,溫熱和緩的,看來在外頭冇吹到風,放下心,這才笑眯眯的摟住她,“你孃舅家來人了,姣姣來見過孃舅舅娘和表哥,她們都是孃的孃家人。”
她出嫁那會子木家環境還不錯,家中良田鋪子很多,以後的環境實在是不知。
沈媚嘻嘻一笑,“讓玉珠猜對了,我公主娘要回府了!”
“姨娘跟我說的呢。”沈媚高興壞了,“就是兩天前,姨娘喊我疇昔說公主娘來信了,開春就要返來,玉珠,真好,我也有娘呢。”
翌日一早,玉珠梳洗打扮安妥帶著白芨一塊去到國公府,這兩年多她隔三差五就要去陪陪沈媚的,郡主比她還年長兩歲,已經九歲了,真真亭亭玉立的大女人,長的嬌憨敬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