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結束後,東始修起駕回宮。
師徒兩人在梅下相對而坐。
語畢即跨步拜彆,身後東始修還是聳峙殿中,悄悄的,好久後,他的輕語在殿中悠悠反響:“是善因還是惡果,千秋以後自有定論。然縱天下人垢之朕亦如是。”
玉言天看著風獨影的神采,顯得極其安靜,“你們八人是我一手教出的,這天下最體味你們的天然是為師。”
祭天共有迎帝神、奠財寶、進俎、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撤饌、送帝神、望燎九道典禮。
風獨影見之訝然,這是第一次見到青鳥靠近彆人。
東始修一震,然後驀地覺悟,竭誠的躬身施禮,“多謝玉師。”
玉言天拉開殿門,殿外的冬陽與北風同時湧入,明光裡伴著冷峻。他悄悄感喟一聲,“本日種因,他日成果。”
圜丘上天燈高懸,照得壇內透明,卻又燔香環繞,顯得縹緲昏黃。
鳳無衣起家,再抬袖把麵上淚涕擦拭潔淨,再看一眼父親的背影,然後回身疾步出牢。
鳳荏苒眼角排泄淚水,可身子卻紋絲不動。
在東始修封王之初,七王七州分以七個方位環立於祈、雲二州,七州麵積相加也還要稍遜於祈、雲兩州的麵積,隻是在後代變遷裡,七國的方位、麵積也有了竄改。
東始修步上圜丘,樂手們奏起“始平之章”,然後在婉轉的樂聲裡,祭天大典開端。
拂曉時分,齋宮裡鳴太和鐘。
玉言天聞言移眸看她。
十一月十四日,文武百官皆是半夜即趕至效外的圜丘,皇逖、安好遠、白意馬、華荊台、南片月自不該說,便是奉旨養病的豐極、閉門不出的風獨影亦都與百官一樣正裝朝服,靜候於圜丘。
可東始修起家,將手中聖旨往燎壇上一放,頓時火舌一勾,半晌便化成灰燼。然後他回身,再自玉言天手中取過另一道聖旨,左手高舉,道:“此封王聖旨存於淩霄殿內,凡東氏子孫不成違逆,六合神明共鑒!”
鳳荏苒白綾他殺。
在恢宏婉轉的鐘聲裡,身著祭服的東始修跨步而來,行動之間自有一種仰吞六合的氣勢,在他身後,一人麻衣如雪,端倪清遠,蕭蕭肅肅,卓然若仙。
元鼎三年十一月,曾經權貴的五大師族,瞬息間便倒了梁、鳳兩家,並管宣、朱禮、周栗三位大臣撤職斬首,馬準、秦高、劉良、王清安、田承五位大臣撤職抄家。
“同心同德,永不分離。”風獨影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