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警戒之心陡起,禮數卻也不缺,當下還了一禮,道:“二位遠道而來,既然有事要見於師叔,還請疇前山正門出去,自有知客引領,鄙人隻是淩雲門下一個小小的外門弟子,不敢私行做主。”
幾日練將下來,嶽廉也越來越是心驚。第一晚二人比武,嶽廉隻用五十招便已得勝,還留不足力;第二晚比武,嶽廉便須得用到一百五十餘招才氣取勝;到得第三晚,兩人直直鬥了三百招還未分勝負。到得厥後,嶽廉發明對方劍上的勁力不但未曾減弱,卻有越來越強之勢,更是駭怪。嶽廉武功是由他父親親身教誨,與嶽九臨乾係較好的幾個師叔師伯也都指導過他技藝,隻是他飛揚跳脫,老是不太能靜下心來練習。但他向來聰慧,且馳名師指導,眼界見地武功在同齡之人之算是稱得上前五。這一晚他與李岩拆招,劍法已不範圍於風入鬆,數招從餘九霄處學來的“吞天劍法”也使了出來,父親親傳的輕功“九天輕行”、內功“紫氣東來”也垂垂運到劍上。隻是敵手的劍上也力道漸重,涓滴不落下風。鬥到分際,嶽廉一個後跳縱出圈外,氣喘籲籲道:“不打了,不打了,冇想到你進境這麼快,幾天時候就跟我鬥成平局了,司空飛天跟我也就差不離,他也贏不了你,就這麼著吧,我快累死了,你想練就本身揣摩吧。”說完倒提長劍,一麪點頭一麵去了。
中間少女一向默不出聲,此時忽道:“我等乃是於前輩故交,之以是不疇前門而入自是不肯惹人重視,冒昧之處還請包涵,現在遠道而來乃是有極首要的事情相求,請這位淩雲派的師兄幫手舉薦,我等感激不儘。”聲音若珠落玉盤,清脆敞亮,卻無普通少女嬌柔委宛,顯是個乾脆利落之人。李岩心想,一個十餘歲的女娃如何能跟於師叔攀上友情,更不敢粗心,隻是不肯承諾。到得厥後,少女怒道:“那你便給我們通報一下又能如何!”一雙鳳目似欲噴出火來,但明顯她教養甚好,並無失禮之舉。
“又是簾幕重重!”
現在男人走到插著李岩長劍的樹前,轉頭看他李岩一眼,李岩不由得臉上一紅,寬裕起來。男人握住劍柄,力貫於臂,將長劍悄悄抽了出來,劍柄向前,交還給李岩。李岩見他舉重若輕,便知內功修為遠勝於己,絕非力大罷了。男人道:“這位淩雲派的師弟,我等此來隻為昔年一件舊事,必須拜見於師叔,向他討取一樣東西。”然後對少女一使眼色,少女會心,解下背後短囊,雙手奉給男人。男人用手重撫數遍,方遞給李岩,顯是囊中之物對男人極其首要,有不忍離身之意。男人對李岩道:“此物請轉交於師叔,便說東海流光故交求見。於師叔一觀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