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已到,玉泉城四門緊閉,幸虧城牆高不過兩丈,韓琦曾在城中廝混過,極是明白城內巡防擺設,趁著換防之時,李岩發揮“扶搖”,韓琦也發揮家傳的“大漠孤煙”,三丈城牆並不平整,到處皆可借力,輕鬆潛入城中。
李岩知他矜持前身份,絕對不會先行脫手,當下也不答話,長劍斜引,使出一招“北鬥闌乾”,劍影森森中一支長刃切割開全部空間,指向敵手中宮。“決浮雲”本就是講究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乃是江湖中馳名的“正劍”,現在李岩使了出來,法度森嚴,氣象萬千,本來大廳中亂七八糟的諷刺聲也逐步喑了下去。
梁一黎明知再對峙數招,或許追兵便能趕來,卻仍然躲不過這石破天驚的一劍。他感受著年青敵手這一劍的威勢,心中湧起“不成與之爭鋒”的挫敗之意。韓琦見李岩向他看來,便知他意,道:“‘追命十三’惡名遠播,刀頭舔血,卻不是濫殺無辜之輩,梁老邁也算得光亮磊落的惡漢。”因而李岩道:“馬程死不足辜,想必前輩比我更清楚,本日獲咎,實是不得已而為之,還請包涵!”說完收劍抱拳,三人乘馬去了。梁一平沉默半晌,歎了口氣,想了想,又在身上造出幾處傷痕,其他人等這纔到了。梁一平隻說敵手勢大,不成對抗,自去回報不說。
李岩本來尚可支撐,但見韓、張二人環境告急,不由略微用心,梁一平趁機抓緊守勢,李岩連使“八千春秋”、“吸風飲露”,待得梁一平守勢稍緩,躍至張、韓二人身邊,拚著捱了幾下,使出殺招“上決浮雲”,劍氣盪漾,直如裂空普通,張大通也發揮“飛龍在天”,刹時擊倒幾名仇敵。梁一平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機遇,隨後跟上,重重一爪抓向李岩後心,李岩極力躲閃,畢竟冇能躲過,被梁一平一掌擊在左肩,若非他內功深厚,卸去敵手幾分內力,這一下便要他重傷不起。李岩順勢當場一滾,竄起碼女身邊,抓住她就向外突圍,張大通、韓琦也緊隨厥後,竟被三人衝到門外大街上,梁一平卻也不慌,隻是微微嘲笑。
帶人伏於刺史府外的梁一平在三人到得城外時便猜出他們動機,因而佈下了天羅地網,現在二人隻需再靠近刺史府三十步,便是插翅也難飛,孰料二人伏在一處房頂竟然半天也未轉動,俄然感到不妙,趕快帶人疇昔旁觀。卻見房頂上隻是留下二人衣物,黑暗中看不逼真,竟覺得還在等待機會,衣物下是一個大洞,顯是二人發覺景象不妙,以內力震碎身下磚瓦逃脫,又以衣物故佈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