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6.納粹突襲波蘭〈1939〉――華沙的閃電覆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交際部長裡賓特洛甫就趕到了克裡姆林宮會晤斯大林。當天早晨,兩邊就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且也達成了共同朋分波蘭的奧妙議定書。

◇作戰氣力◇

在第二次天下大戰前夕,希特勒為了實施他的“為德意誌民族爭奪儲存空間”計謀打算,決定先對波蘭動手,把占據波蘭作為實施計謀打算的衝破口。

厥後在1939年夏天,英、法籌辦派出軍事代表團赴莫斯科與蘇聯方麵停止協商,達成了共同抵當德國的聯盟,而實際上英、法兩國主如果但願蘇聯成為抗擊德國的主力。能夠說,當時的英、法已經將最大的賭注全數押在了斯大林的身上,可惜最後斯大林在衡量利弊以後,讓英、法兩國的快意算盤落了空。

蘇軍戰俘

並且另一方麵的啟事是因為波蘭位於德國和蘇聯之間,以是英、法兩國一向但願禍水東引,讓蘇聯捲入這場戰役,從而達到耗損蘇聯的目標,也從而能夠達成英法兩國扼殺共產主義的胡想。

對於德國突襲波蘭,當時的英、法兩都城采取“綏靖政策”,他們的目標也是為了保護本身的既得好處,以是對法西斯國度的守勢采納冷視,不抵當政策,乃至是用捐軀小國來滿足法西斯的侵犯野心。

1939年9月1日淩晨,德國的法西斯撕毀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出動了千架飛機及上萬門大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俄然打擊波蘭,波蘭天下高低頓時就墮入到了一片混亂當中。因為德國法西斯做好了籌辦的充分,再加上波蘭當局疏於防備,僅僅用了一個禮拜的時候,德軍的閃電行動便產生了較著的結果,波蘭全境淪陷,國度也隨即滅亡。

在第一次天下大戰發作後,波蘭複國。按照《凡爾賽條約》,把原屬德國國土的東普魯士和西普魯士之間、沿維斯瓦河下賤西岸劃出一條寬約80千米的地帶,稱為“波蘭走廊”,作為波蘭出入波羅的海的通路,並且還把河口四周的格但斯克港,劃爲“但澤自在市”,返國際共管,如許就使德國的國土分紅兩個不連接的部分。直到1939年,希特勒藉口收回走廊,突襲波蘭,導致了第二次天下大戰發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