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5.大西洋海戰〈1939〉――“狼群戰術”的最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固然如此,但是希特勒仍然把海戰的勝利寄但願於海麵上的大艦身上,乃至鄧尼茨在年底統計氣力時發明大戰發作以來德國製作的潛艇底子就不敷以彌補已經喪失的31艘潛艇。

德國僅以 6艘潛艇的代價就擊沉了同盟國217艘船隻,總計110萬噸,潛艇戰也第一次達到了一個飛騰。而對於鄧尼茨而言,他終究實現了“噸位戰”假想。

參戰方 批示官 傷亡環境

1940年6月,在英格蘭以西260海裡處的羅卡爾灘四周海疆,英國的護航運輸隊起首感遭到了德國“狼群”的能力。在兩個月當中,每個月都會有58萬噸以上的船隻被擊沉,這是平常3月份的5倍。

固然獲得瞭如此顯赫的服從,但這離鄧尼茨終究的目標還相差甚遠。1940年春季,德國占據了法國的比斯開灣水兵基地,如許一來,德國通往作戰海區的航程就能夠大大收縮,而24艘 250噸級的潛艇也便能夠插手到了大西洋海戰當中。這個時候,鄧尼茨感到能夠實施“狼群戰術”了。

1974年3月15日退役,1982年改革成海空博物館對外開放。

除此以外,德國的潛艇還同水麵上的彆的艦艇以及空軍的飛機停止密切共同,一起在英國艦船出入的港灣、河口以及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淺水海疆佈設了大量的打擊性水雷,成果在開戰後的4個月時候裡,就炸沉了英國的79艘商船。

◇作戰氣力◇

在鄧尼茨看來,當時德國如果能夠將起碼 300艘潛艇應用於“結群戰術”中,那麼就完整能夠一舉摧垮英國的海上交通,進而讓英國的經濟呈現癱瘓,最後被迫讓英國投降。但是,最後令鄧尼茨感到遺憾的是,當時的水兵司令雷德爾與希特勒一向以來都是一味科學钜艦大炮的能力,底子冇有充足正視潛艇的感化。

而英國為了要竄改這類被動局麵就必須增加護航艦的數量,並且不竭擴大護航的範圍,同時也必須儘快研製出能有功效於反潛探測的雷達與呼應的反潛戰術。

◇疆場對決◇

以後,鄧尼茨隻好竄改他的作戰體例,儘量製止與英國大範圍的強大護航兵力相對抗,並且還儘量尋覓同盟國護航才氣比較脆弱的海疆,轉而將“狼群”的魔爪伸向那邊的船隻。

當時因為德國潛艇老是操縱夜間在水麵狀況下建議進犯,如許就讓英國裝在護航艦上的聲納探測體係幾近見效,而英國的飛機也一樣因為貧乏在夜間發明德國潛艇的體例而難以實施有效的進犯。能夠說,“狼群戰術”一經實施,就把英國的皇家水兵給搞懵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