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3.達達尼爾之戰〈1915〉――兩棲登陸的先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潛艇 7 102―191毫米炮 190

隻要土耳其兵士一分開戰壕,就會遭到輕型兵器和水兵炮火的攻擊。在耐久的對峙階段,戰壕網擴大了,後勤需求按多少數增加,傷亡不竭上升。

被勝利遠景引誘的弊端計謀決策

擯除艦 16

羅貝克決定全軍出動,把統統的兵艦都用上。因為海峽不敷寬,統統的兵艦冇法同時有效地闡揚火力,他決定每4艘艦為一批猛轟海峽最窄處的要塞,同時,較老式的戰列艦在兩翼打擊岸上的遊動榴彈炮和保衛雷區的炮群。

戰艦 稱呼 數量(艘) 火炮 稱呼 數量(門)戰列巡洋艦 1 234―380毫米炮 92

支出了慘痛代價卻一無所獲

英法聯軍冇有想到土耳其人早就發明瞭他們活動的規律,曉得他們普通是從靠近亞洲的一側後退,土耳其人偷偷在海峽的亞洲一側安插了很多水雷,當法艦一轉舵,冷不丁就撞上了一枚水雷,跟著一股沖天的水柱,龐大的兵艦和艦上的600多人像石頭一樣沉下去了。看著水上旋起的旋渦和四周炮彈落下濺起的水柱,隨艦隊進步的掃雷拖網隊起首擺盪了,它們不顧反對和打單,掉頭以最快的速率逃出海峽。

登岸作戰

戰役持續到11月,環境已經很較著,英法聯軍冇法通過加利波利半島向君士坦丁堡活動了。這場戰役為期半年多,動用了近50萬英法兵士,傷亡近25萬,而聯軍軍隊仍逗留在4月份占據的位置上,因而英國人隻好下達了撤退的號令。

◇作戰氣力◇

土耳其防備氣力

◇疆場對決◇

8月6日,批示著12萬人的漢密爾頓號令增派2個師的兵力在澳新聯軍的側翼蘇夫拉灣登岸,他們打算與澳新聯軍一起,將加利波利半島攔腰堵截。但是,像刀子一樣陡立的山脊,冇法超越的溝壑,各軍隊間共同不調和,最首要的是批示不力,使此次行動失利了。

英法結合艦隊團體氣力

嚴峻的比賽即將開端

下流 5 27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