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20.馬島之戰〈1982〉――英國與阿根廷的生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阿軍 4000人 “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索布拉爾”號巡查艇 ―英軍 8000人 “征服者”號核潛艇,“謝菲爾德”號巡洋艦,“加拉哈德爵士”號登岸艦,“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號客輪 重炮30門,坦克20輛

阿軍的“索布拉爾”號巡查艇

英國的輔弼撒切爾夫人

“鐵娘子”建議反擊

也就是這一事件促使加爾鐵裡於3月26日下達了提早實施“羅薩裡奧”的打算。4月2日淩晨,顛末經心策劃的阿軍登岸了馬島,並且攻占了機場和港口。緊接著,又用空投的體例讓島上的阿軍總兵力達到了4000人。而當時駐守馬島的200名英國守軍在停止了所謂意味性的抵當以後,當即就在總督雷克斯・亨特帶領下全數投降。

沉默的“火藥桶”爆炸

“飛魚”讓英國人吃儘了苦頭

當時英國的輔弼撒切爾夫人更是如坐鍼氈,交際大臣卡林頓等也引咎辭職。4月3日,禮拜六,英國議會例外召開了告急集會。在會上,撒切爾夫人說:“我們以是要在這個時候開會,是因為英國的國土主權多少年來第一次遭到了侵犯。”“福克蘭群島的住民的餬口體例是不列顛的,他們是對英王儘忠的。”為了獲得議會的支撐,她收回號令:“支撐我吧!支撐我,就是支撐英國!”

在光複了馬島以後,阿根廷的海內群情奮發,也把加爾鐵裡當作了民族豪傑。但是遠在重洋的英國則是一片蒙羞的感受。當時英國播送公司和獨立播送構造所屬的3個天下電視頻道、4個天下播送電台和39個處所電台都間斷了普通的節目,開端幾次播送馬島失守的動靜,乃至《每日郵報》的頭版頭條也鮮明印著兩個玄色大字:“熱誠!”

5月1日,英國特混艦隊在茫茫的濃霧中達到了馬島以東的海疆。一架名叫“火神”的計謀轟炸機顛末空中加油,長途跋涉了5000千米,與淩晨4時30分飛臨馬島,以後就投下了21枚重達1000磅的炸彈。

◇知識拓展◇

5月2日下午,英國的“征服者”號核潛艇在馬島200海裡禁區外36海裡處,向阿水兵旗艦“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了3枚魚雷,兩枚射中目標。在45分鐘以後,巡洋艦淹冇,據統計,阿軍官兵陣亡和失落321人。第二天,英國又在馬島北側用“海鷗”式的導彈擊沉了阿軍的“索布拉爾”號巡查艇。麵對這一係列輕而易舉的勝利,英國官兵開端沾沾自喜,但是他們不曉得,一場災害正悄悄地向他們襲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