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1.對馬海戰<1905>――俄國第二、三太平洋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擯除艦 魚雷艇 其他艦船

對馬海峽

就如許,又過了一個小時,到了中午十二點整,日軍結合艦隊的主力到達衝島海麵。13:40分,羅茲德文斯基判定日軍主力艦應當是由西北方前來,因而命令其第1、2戰隊挨次轉向左舷8點,也就是90度方向,如此一來,他的新式戰艦剛好能夠橫過日本艦隊的先頭旗艦,得以集合各艦火力猛擊日艦的旗艦。

1905年1月9日,羅茲德文斯基與福克山艦隊在法屬馬達加斯加島北端的諾希北彙合,這個時候更壞的動靜也傳來了,旅順已經被日軍攻占。而此時,羅茲德文斯基想立即出發趕往遠東,趁日本艦隊還冇有在旅順封閉戰規複元氣之前,儘快停止決鬥,好完整毀滅。

因為歐俄波羅的海基地到旅順幾近需求橫渡半個地球的間隔,再加上俄國的主力戰艦其噸位都在10000~15000噸之間,底子冇法取道蘇伊世運河以收縮航程,隻要延非洲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才氣夠進入印度洋。

1905年5月25日,吊掛俄國旗號的補給艦駛入了上海,日本水兵這個時候鑒定俄國艦隊必定就在四周的海疆,因而抓緊備戰。

俄國東來的艦隊,因為旅順港已經落入到了日軍手中,以是隻能駛向海蔘崴,而到海蔘崴的航道有二條,不是通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便是取道宗穀或輕津海峽,由北海道四周駛入日本海。

而5月27日這一天,剛好是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記念日,俄軍大肆慶賀,並享用了一頓豐厚的午餐。

日俄對馬海戰兩邊軍事力量對比

而第二戰隊由福克山少將所帶領,包含戰艦奧斯裡比號、納瓦林號、裝甲巡洋艦納希莫夫將號角。第三戰隊則由安克威斯特少將帶領,轄有巡洋艦奧爾濟號、奧羅拉號等八艘。其他還包含很多艘的武裝商船與補給艦等後勤艦艇。總計有四十二艘艦艇的第二承平洋艦隊就如許解纜了。解纜以後,俄國艦隊當中就訛傳日本兵艦將在沿途偷襲,成果弄得是民氣惶惑。

日俄喋血對馬海峽

下午六點擺佈,日軍捕獲到了俄艦的蹤跡,並且對亞曆山大三世號戰艦展開進犯。半個小時以後,亞曆山大三世號戰艦多處中彈,最後終被擊沉。

第二承平洋艦隊的建立

1905年5月28日淩晨7時許,海戰當中最後一艘淹冇的戰艦德米特裡?頓斯科伊號在鬱陵島四周被倖存艦員鑿沉在深水裡,對馬海峽之役至此結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