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生傳聞,“有如此事,數日就有變動!”速馬前行,果見兩個大男人,也不撐船,隻用木筏,將兩條繩索,左邊上筏,右邊拽疇昔;右邊上筏,左邊拽過來。宜生心下也甚是惶恐:“公然力大,且是利落。”心忙意急,等晁田來同渡。隻見晁田馬至麵前,他認得是方弼、方相兄弟二人,在此盤河。晁田曰:“方將軍!”方弼看時,認得是晁田。方弼曰:“晁兄,你往那裡去來?”晁田曰:“煩你渡吾過河。”方弼遂將筏排同宜生、晁田度過黃河登陸。方相、方弼相見,敘其昔日之好。方弼問曰:“晁兄往那裡去來?”晁田將取定風珠之事說了一遍。方弼又問:“此位是何人?”晁田曰:“此是西岐上大掞散宜生。”方弼曰:“你乃紂臣,為甚事同他走?”晁田曰:“紂王失政,吾已歸順武王。現在聞太師撻伐西岐,擺下十絕陣。今要破‘風吼陣’,藉此定風珠來。本日有幸得遇你昆玉。”方弼自思:“昔日反了朝歌,獲咎紂王,一貫流落;本日得定風珠搶去,將功贖罪,卻不是好,我兄弟還可複職。”因問曰:“散大夫,怎麽樣的就叫作定風珠?借吾一看,以長見地。”
碧玉冠,一點紅;翡翠袍,花一叢。絲絛結就乾坤樣,足下常登兩朵雲。太阿劍,現七星,誅龍虎,斬妖精。九龍島內真靈士,要與成湯立大功。
地烈陣中施妙法,平空拎去上蘆篷。
話說宜生、晁田二騎上山,至洞門上馬,隻見有一孺子出洞。宜生曰:“師兄,請煩通報教員:西周差官散宜生求見。”孺子進內裡去,少時出來道:“請。”宜生進洞,見一道人坐餘蒲團之上。宜生施禮,將書呈上。道人看書畢,對宜生曰:“先生此來,為借定風珠。此時群仙堆積,會破十絕陣,皆是定命,我也不得不允。況有靈寶師兄華劄。隻是一起去必要謹慎,不成失誤!”遂將一顆定風珠付與宜生。宜生謝了道人,倉猝下山,同晁田上馬,揚鞭急走,不顧巔危跋涉。沿黃河走了兩日,卻無渡船。宜生對晁田曰:“前日來,到處有渡船;現在卻無渡船者何也?”隻見前麵有一人來,晁田問曰:“過路的男人,此處如何竟無渡口?”行人答曰:“官人不知:剋日新來兩個惡人,力大無窮,把黃河渡口俱被他趕個罄儘。離此五裡,留個渡口,都要從他那邊過,儘他掯勒渡河錢。人不敢拗他,要多少就是多少。”
清閒四海留蹤跡,歸在玄都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