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劍佩風隨鳳池步,衣冠身惹禦爐香。
不講二人挾恨,且言紂王在龍德殿,有陪侍官啟駕:“費仲候旨。”天子命:“傳宣。”隻見費仲進朝,稱呼禮畢,俯伏奏曰:“今蘇護進女,已在都城候旨決計。”紂王聞奏,大怒曰:“這匹夫,當日強辭亂政,朕欲置於法,賴卿等諫止,赦歸本國;豈意此賊題詩午門,欺藐朕躬,殊屬可愛。明日朝見,定正國法,以懲欺君之罪!”費仲乘機奏曰:“天子之法,原非為天子而重,乃為萬姓而立。今叛臣賊子不除,是為冇法。冇法之朝,為天下之所棄。”王曰:“卿言極善,明日朕自有說。”費仲退散已畢。
不言蘇護進女榮歸。天子同妲己在壽仙宮筵宴,當夜成績鳳友鸞交,恩愛如同膠漆。紂王自進妲己以後,朝朝宴樂,夜夜歡娛,朝政隳墮,章奏混合。群臣便有諫章,紂王視同兒戲。日夜荒淫,不覺工夫瞬息,光陰如流,已是仲春未曾設朝,隻在壽仙宮同妲己宴樂。天下八百鎮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書房本積如山,不能麵君,其命焉能得下?目睹天下大亂。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化。
崇黑虎怒發如雷,領了三千人馬,上了金睛獸,自回曹州去了。
詩曰:
次日天子登殿,鐘鼓齊鳴,文武侍立。但見:
色納狐狸友琴瑟,政由豺虎逐鸞凰。
蘇護被這陣怪風吹得毛骨聳然,心下正迷惑之間,忽聽後廳侍兒一聲喊叫:“有妖精來了!”蘇護傳聞後邊有妖精,倉猝提鞭在手,搶進後廳,左手執燈,右手執鞭,將轉大廳背後,手中燈已被妖風毀滅。蘇護急回身,再過大廳,急叫家將取進燈火來時,複進後廳,隻見眾侍兒鎮靜無措。蘇護急到妲己寢榻之前,用手揭起幔帳,問曰:“我兒,方纔妖氣相侵,你曾見否?”妲己答曰:“孩兒夢入耳到侍兒喊叫‘妖精來了’,孩兒急待看時,又見燈光,不知是爹爹前來,並未曾瞥見甚麼妖怪。”護曰:“這個感激六合庇佑,未曾驚嚇了你,這也罷了。”護複安撫女兒安眠,本身巡查,不敢安寢。不知這個回話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方纔滅燈之時,再出廳前獲得燈火來,這是多少時候了,妲己靈魂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體成形,利誘紂王,就義他斑斕江山。此是天數,非人力所為。有詩為證:
出城,行至崇侯虎行營。兩邊來報:“啟老爺:二老爺已至轅門。”侯虎急傳令:“請!”黑虎進營,上帳坐下。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愛!今按兵不舉,坐觀成敗。昨斥逐宜生來下書,說蘇護進女朝商,至今未見回報。賢弟被擒以後,吾日日差人探聽,心甚不安。今得賢弟返來,不堪萬千之喜!不知蘇護果肯朝王謝罪?賢弟自彼處來,定知蘇護端的,幸道其詳。”黑虎厲聲大呼曰:“長兄,想我兄弟二人,自鼻祖一脈,相傳六世,俺弟兄係同胞一本,古語有言:‘一樹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賢。’長兄,你聽我說:蘇護反商,你先領兵撻伐,故此損折軍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鎮大諸侯,你不與朝廷乾些功德,專誘天子近於佞臣,故此天下大家怨惡你。五萬之師總不如一紙之書,蘇護已許進女朝王謝罪。你折兵損將,愧也不愧?辱我崇門。長兄,從今與你一彆,我黑虎再不會你!兩邊的,把蘇公子放了!”兩邊不敢違令,放了全忠。全忠上帳謝黑虎曰:“叔父天恩,赦小侄再生,頂戴不儘!”崇黑虎曰:“賢侄可與令尊說,叫他速清算朝王,毋得遲滯。我與他上表,傳達天子,以便你父子進朝賠罪。”全忠拜謝出營,上馬回冀州。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