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裡七年今已滿,金雞一戰斷窮追。
向來莫道人間事,自古分離總在天。
奉敕朝歌來諫主,同吾羑裡七年囚。
且說雷震子曰:“父王快些,不必久羈。”文王曰:“揹著我,你細心些。”文王伏在雷震子背上,把二目緊閉,耳聞風響,不過一刻,已出了五關,來到金雞嶺,落將下來。雷震子曰:“父王,已出五關了。”文王展開二目,已知是本土,大喜曰:“本日複見我故裡之地,皆賴孩兒之力!”雷震子曰:“父王前程保重!孩兒就此告歸。”文王驚問曰:“我兒,你為何半途拋我,這是何說!”雷震子曰:“奉師父之命,隻救父親出關,即歸山洞。今不敢有違,恐負師言,孩兒有罪。父王先歸家國。孩兒學全道術,不久下山,再拜尊顏。”雷震子叩首,與文王揮淚而彆。恰是:
人間萬般哀苦事,無過死彆共生離。
且說雷震子覆上山來見文王,文王嚇得癡了。雷震子曰:“奉父王之命,去退追兵,趕父王二將殷破敗、雷開,他二人被孩兒以好言勸他歸去了。現在孩兒送父王出五關。”文王曰:“我隨身自有銅符、令箭,到關照驗,方可出關。”雷震子曰:“父王不必如此。若照銅符,有誤父王歸期。現在事已火急,恐前麵又有兵來,終是不了之局。待孩兒背父王,一時飛出五關,免得又有異端。”文王聽罷,“我兒話雖是好,此馬如何出得去?”雷震子曰:“且顧父王出關,馬匹之事甚小。”文王曰:“此馬隨我磨難七年,本日一旦便棄它,我心何忍?”雷震子曰:“事已到此,豈是好為此不良之事?君子以是棄小而全大。”文王上前,以手拍馬,歎曰:“馬!非昌不仁,舍你出關。奈恐追兵複至,我命難逃。我今彆你,任憑你去罷,另擇良主。”文霸道罷,揮淚彆馬。有詩曰:
雷震子回終南山答覆師父之命。不題。
天數湊來誰個是,劫灰聚處若為愆。
萬民歡忭出西岐,驅逐龍車過九逵。
且說二將匹馬搶先,隻見雷震子怎生模樣,有讚為證:
且說文王母太薑在宮中思惟西伯,俄然風過三陣,風中竟帶吼聲。太薑命侍兒焚香,取款項演天賦之數,知西伯侯某日某時,已至西岐。太薑大喜,忙傳令百官、眾世子,往西岐接駕。眾文武與各位公子無不歡樂,大家大悅。西岐萬民,牽羊擔酒,戶戶焚香,氤氳拂道。文武百官與眾位公子,各穿大紅吉服。此時骨肉完聚,龍虎相逢,倍增喜氣。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