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覺得嚴家聖眷不衰,權傾滿朝,不成克服。而在我看來卻非如此,”李清漪言語淡淡,麵色倒是非常沉寂,“正所謂‘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嚴嵩來歲就要辦八十大壽了。平凡人家,這個年紀,大多都是在家放心侍弄花草,安度暮年。可嚴嵩卻還是緊緊把持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因為他不想退,也不敢退。”
裕王隻得接著往下說:“《誡子書》有言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儉仆不但能節儉財產以利百姓,更能養德......”他扯不下去了,隻好拍天子一個馬屁,“便如父皇,日日蝕素齋,四時常服八套,便算是儉了。”
天子想了想便叫李芳把金丹分出一半來:“去,送去惟中府上,給他夫人。就說是朕和裕王的情意。”他說到這,轉頭和裕王溫聲說了幾句,“你能想到這,很好。嚴家夙來忠誠,嚴首輔又是對國有功之人,你也要好都雅待纔是,不要為了些許私怨壞了君臣之情。”
“說句不好聽的:八十老兒,站都要站不穩,如何措置朝務大事?如何寫得出一篇篇言辭清麗絕妙的青詞,如何體察聖心之微處?嚴嵩當今還能支撐著,一半靠的是陛下對他的豪情和他本人久經宦途所曆練出來的經曆,另一半則靠的是嚴世蕃這個兒子。嚴世蕃再貪婪、再放肆、再奸猾,他倒是有一個誰也不能代替的長處。記得有一回,陛下下旨問內閣諸人一事該如何措置,嚴嵩、徐階、李本等皆是親技藝寫了票擬呈上,陛下卻都不對勁,最後還是嚴嵩靠著嚴世蕃的迴應過了關。可見,嚴世蕃實乃是滿朝高低最能體察聖心的人,之一。若能折下嚴世蕃,使得嚴嵩落空這個智囊,那麼就離嚴家顛覆之日不遠矣。”
裕王心知,本日怕是要說個明白。他狠了狠心,因而便道:“老子曰‘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說的是有了慈悲,戰則勝,守則固,故而慈為三寶之首。父對子是慈,天子為萬民之父,自當待萬民以慈......”裕王嚥了咽口水把背麵的那句,“若為父不慈則子不孝,為君不慈則民生怨......”給嚥了歸去――這話實在太重,若真是說了出來,天子需求起火。
天子說得歡暢,見兒子態度似也不錯,這才稍稍對勁了點,扶了他一把:“行了,差未幾也是午膳的時候了,你留下和朕一起用吧。”
大抵隻剩下裕王這一個兒子了,天子內心頭就算是再不對勁也隻得收斂下,時不時的把裕王叫道跟前來問幾句,好似把劣質產品召回廠裡重新修補加工似的,敲敲打打再所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