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三點較著是順著天子的心機來講的。天子點點頭,算是應了:“說的不錯,施助哀鴻刻不容緩;但是自省禱告也不能忘。”他一句話下了調子,算是必定了徐階所請,接著又問戶部尚書方鈍道,“戶部還能拿出多少銀子賑災?”
天子目光轉了一圈,來回巡查朝臣麵色,終究點頭道:“行了,就先議到這裡吧......”他隻略一頓,很快便道,“都下去吧。”
言歸正傳,以嚴世蕃這算術功力,他既然能貪,天然也能省。他說是九萬兩,必定就不會超。
前頭的嚴世蕃都乾脆應了,吏部尚書李默這個籌算和嚴家打對台的那裡會獲咎活祖宗天子陛下,隻得咬牙道:“陛下,客歲的歲俸至今還冇發呢。這都年關了,起碼得要五萬兩,也算是發個過年錢。”
方鈍愁眉苦臉――他這過的是甚麼日子啊,每回都要被人追著要銀子。他低聲道:“陛下,臣,臣實在是拿不出銀子啊。”趁著天子還冇生機,他趕緊把毫無坦白的把題目說了,“天下財賦,每年入太倉銀二百萬兩,嘉靖二十八年之前,每年支出最多不過二百萬兩,多有節餘。但是現在南北皆有兵事,宣府、大劃一邊事益急,統統募軍、賑恤等費都是從國庫裡出,所耗不成計數。依著本年四百二十九萬兩的報出,本年一整年都是虧的啊......”
裕王此番在天子麵前辛苦殷勤足有一年多,可此時,景王一個方纔臨世的兒子卻將他堆集的統統上風又重新推倒了。便是裕王都忍不住生出一點設法來:莫非天意在景王?
天子決然揮手打斷方鈍的話:“你先停!我們本年年關難過,大師都得勒緊腰帶。居庸關的城牆是要修,不過也不必然要大修嘛,西苑也緩緩,把朕住的萬壽宮修一修就行.....”他話聲一頓,便轉頭去看邊上站著的嚴世蕃,道,“緊著些用,十萬兩夠了吧?”
方鈍受慣了天子的氣,等天子喘氣聲小了些才恭敬應道:“四十萬兩。”他緊接著加了一句道,“有二十萬兩是工部定下的,居庸關的城牆也要修了,陛下的西苑也要修整。另有吏部和兵部也定了.......”
工部當今乃是嚴世蕃主事,這支出天然也是嚴世蕃報的。不過這類時候,嚴世蕃素明聖心,天然也不會和天子唱反調,平靜安閒的點頭道:“回陛下的話,臣剛纔估摸了一下,若隻是簡修――八萬兩修城牆,一萬兩修宮殿,九萬兩足矣,十萬兩綽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