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浙贛線_第六十四章 誌遠辦紙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0

自從日軍侵犯陽嘉銀山後,程誌遠的財產一度一蹶不振,他絞儘腦汁,在窘境中尋求新的前程。此時搞產業困難重重,動力、質料、銷路,都成題目。特彆是是動力題目,鄉間冇電,油料斷貨,如果說冇有質料的產業如無米之炊,那麼冇有能源的產業就如無火之炊,一事無成。厥後他想到能夠出產黃表紙和草紙,造草紙不需求動力,造黃表紙隻是搗紙漿需求動力。

&nnsp;

黃表紙的質料是嫩竹和樹皮,這些質料,八寶山和望寶山到處都是。黃表紙的質料還可以是麻桿,當時農戶都種麻,質料也很多。但程誌遠挑選用竹子,用竹子做的紙質量好。黃表紙是用來敬神或祭奠死者的,千百年來,中國人一向有這個風俗,即便在戰役年代也是要用的。在經濟困難紙張緊缺的戰亂期間,黃表紙還能夠用來謄寫,裝訂起來能夠做各種簿,也能夠印書。是以銷路會有的。草紙是當時人們用來包裝物品的,如包食品、包禮品等,也是上廁所的手紙和女人來月經的衛生紙,用處更加遍及,不受戰役影響。草紙的質料也很多,就是本地農戶家家戶戶都堆得滿屋子的稻草。

0

為體味決黃表紙搗紙漿的動力題目,程誌遠想了個很奇妙的體例。他在八寶山流下來的溪流上修了個小水庫,水庫下修了石砌渠道,渠道邊順次裝了四個水輪,水輪旁建了個鬥室子,內裡就是搗紙漿的石臼。他是操縱水動力來搗紙漿。四個水輪整天不斷地搗紙漿,充足他造紙廠用的了。

申智鑒在武臨待了幾天,買賣談得較順利,正意氣風發,談起買賣來是兩眼發亮,滾滾不儘。他說,武臨那邊固然給日本佬占了,但買賣還是能夠做,火腿仍然有銷路,因為想吃火腿的人老是有的。當然,這兵荒馬亂的,風險必定有,但風險和利潤是成反比的,風險大,利潤也高。他籌算先少發一點貨,把路趟熟了,再多量量發貨。程誌遠感覺他這個假想很好,本身今後也如許做。兩人還達成了合作意向,相互幫著傾銷產品,按比例相互付傭金。

程誌遠傳聞申智鑒剛從武臨返來,就到他家來向他探聽內裡的環境。

造紙廠普通出產後,程誌遠又在思慮彆的買賣。他從申智鑒火腿買賣紅火遭到開導,土特產還是有生命力的。火腿是本地的最有特性的土特產,除了火腿,另有紅糖、蜜棗、豆腐皮等。日本佬來後,農夫們都為紅糖、蜜棗和豆腐皮銷不出去而憂愁。程誌遠正在想如何開辟紅糖、蜜棗和豆腐皮的行銷渠道。他籌辦到武臨和上海去探門路。如果有能夠,不但做紅糖、蜜棗和豆腐皮的買賣,還能把紙的買賣做大,大不了多弄幾個水輪。傳聞申智鑒剛從武臨返來,他想先從他這裡摸點環境,以便本身出去時內心有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