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燎煙處_第184章 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中國古有刑天舞乾鏚,乾將莫邪劍的傳說,亦有荊軻刺秦王,季禮劍塚掛劍,項羽自刎烏江的康然正氣,這是劍者的高傲。當劍不再是疆場上揮動的首要兵器時,被文人給藝術化,李白拔劍四顧,龔自珍一蕭一劍,超脫千年。

日本崇尚的是刀。當今有日本劍道之流流行於世。所謂劍道,不過是“刀道”的美稱。日本的軍人、遊勇慣用刀。大略是在字義上,刀劍不分。劍便於刺,刀利於砍。那麼,我從一些武俠影視、文學的侷促角度,略談本身的感觀。我比較推許的三部武俠電影,一部是李安的《藏龍臥虎》,幾近將劍化為一種禪的境地,這與宮本武藏的“劍與禪”觀點不謀而合;彆的兩部是程小東導演的(怪傑徐克為編劇)銀幕典範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和徐克導演的《斷刀客》。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功德手,佩服能夠禳妖凶。

以這三部電影為切入點,簡樸談談我的熟諳。前者《臥虎藏龍》將江湖詩意化,劍客的蕭灑超脫身影,彈指間劍刃彈出。李慕白作為一代大俠,身兼劍氣的浩然君子之風。電影開片以李慕白歸隱山林,退劍為始,從丟劍、尋劍的過程牽涉出諸多的江湖恩仇,到破禪的虛無存亡之境,帶給人一種劍禪合一的味道。劍在這裡,冥冥中符合儒家的君子風與佛教禪意。古者將劍作為一種裝潢,遠多於殺人。我把這部電影歸於劍的道之境。與之類比,是日本作家吉川英治的小說《宮本武藏●劍與禪》。宮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一代劍聖,十七世紀的劍道家,四百年前的傳怪傑物;他,十七歲前殛斃無數,二十一歲發憤修行,後與六十六位妙手比武皆獲全勝,終究參悟了「劍禪合一」的至高境地。吉川英吉將劍道修行晉升到近似於佛家參禪、儒家修身劃一的地步,無可厚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