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燎煙處_19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知不覺,看的武俠小說越來越多,除了金庸外,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臥龍生、黃易……武俠的意境也更加於心中。風騷俶儻的楚留香,紙扇輕搖,踏月而來,身邊紅顏傾繞,讓人非常戀慕。靈犀一指,俊然四眉的陸小鳳;例不虛發,為情為義的李尋歡;敦直忠義,滿腔熱血的鐵中棠;以及機警活潑的小魚兒與蕭灑姣美的花無缺。形形色色,各式百般的人物在江湖風雲中追逐。當時表情也跟著古龍先生的筆墨一樣,清冽而通俗,正如一句“那劍刺進了他的身材,因而他死了”一樣耐人尋味。最影象尤心的還是傅紅雪浪跡天涯,孤但是去的模樣,當時我曉得了甚麼叫做孤傲。孤傲不是向來冇獲得過膠孤傲,而是獲得過落空了才叫孤傲。

當時候的電視節目差未幾都是武俠的天下,能夠說是空前絕後。還記得與表姐爭辯胡斐最後是喜好袁紫衣還是苗若蘭(因為是電視劇,以是把《雪山飛狐》和《飛狐彆傳》改編在一起)而麵紅耳赤。院子裡一群小友也拉幫結派,“日月神教”、“武當”、“崑崙”各派橫出不窮,終究還演變成“華山論劍”了。當時的本身,似是完整成為武俠中的人物,拿一把木棍便就遊戲江湖。

母親也喜好看武俠,經常抱我在懷,捧著武俠小說,逐字講予我聽。第一次聽的便是金庸先生的《射鵰豪傑傳》,年僅六歲的我不明白郭靖對黃蓉的情,對楊康的義,卻影象尤心那剛毅純猛的降龍十八掌和陰柔邪毒的九陰白骨爪。

成績的降落卻仍抵擋不了對武俠的狂熱,高考期近,我卻還在苦讀著梁羽生先生的小說,沉醉在武俠的天下裡。不管坐次前後,上課下課,手中都捧著武俠小說,細細咀嚼著那武俠的神韻。張丹楓、金世遺、白髮魔女等等名字在我腦海中不竭迴旋。俠影萍蹤的張丹楓能夠說是梁公天山派係的師祖,若不是他指導霍天都,也就不會有了前麵的天山派,而雲蕾出場時繞樹戲蝶的蹁躚逸姿,更讓我心曠很久。練霓裳風采卓著,卻因卓一航的一劍而一夜白髮,遠走天山。卓一航對練霓裳密意難卻,決然放棄了武當掌門之職,追覓天山,卻自也難求得練霓裳諒解。一朵優曇能換烏顏,他情願為她守摘,直等花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