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遺夢_第四五〇章 改元永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秀保準之,並命史官為其立傳,因為感慨當年爭霸天下的群雄大多逝去,天下已定,秀保奏請朝廷,來歲改年號為“永寧”,以祈責備國安寧。

至此,“大阪之陣”結束,數天後,秀賴攜家臣分開大阪前去和歌山,紀伊和歌山藩正式建立,而後豐臣宗家的稱呼則多以“紀伊豐臣氏”代替,不過對秀賴的稱呼還是“右府殿下”。

“到時候勝負何嘗可知?”秀保嗤之一笑道:“你信不信,我一聲令下,明早便能在大阪天守閣用膳?!從‘大阪騷動’到毛利軍進駐大阪,再到治部你在慶長五年的所作所為,短短兩年大阪便經曆了三次戰亂,你感覺現在還是太閣活著時固若精湯的不落之城麼?!”

3、秀賴減封改封至紀伊國,知行三十二萬石,居城遷往和歌山城。

“殿下息怒,他畢竟是太閣的獨子,豐臣棟梁啊,您是他的後見,這麼做,如何對得起太閣在天之靈?”石田三成苦苦要求道。

固然這類臣服在秀保看來非常便宜,但念及石田三成在豐臣政權中的職位,以及周邊大名,特彆是加藤嘉明、福島正則這些秀吉舊臣的豪情,秀保終究還是力排眾議,準予石田三成進城勸降。不過提出了三個前提:

會津之戰後,豐臣宗家的藏上天多被拿來誇獎有功大名,藏上天軌製名存實亡。但知行決策權,即明白大名知行權的權力和知行宛行狀的授予名義上仍把握在豐臣宗家的手中,隻不過由秀保代為履行。

可就在這天深夜,秀保調集軍議之時,石田三成卻呈現在了本陣外。秀保命人將其引入賬內,開門見山道:“治部如果來勸我退兵,還是請回吧。”

但是宇喜多秀家則蒙受改易並放逐朝鮮鬱陵島,加賀三藩及安曇藩被拔除,統統領地歸入禦領。

知行宛行狀,指的是確認大名對某塊地盤具有“知行權”的正式文書,自從太閣檢地以來,知行宛行狀就一向作為豐臣政權下大名手中近似的“地契”存在,是大名領地合法性的意味。

石田三成彆無挑選,隻能照此前提進城勸降。秀賴實在也曉得如果持續負隅頑抗會是甚麼成果,加上三成和且元的儘力勸說,望著尚在繈褓中的鶴鬆,終究接管了秀保開出的前提開城投降,並親至秀保本陣賠罪,但他回絕歸隱,寧肯搬家和歌山。

“非論如何,還請將軍殿下開恩,給臣個機遇,給右府一個機遇!”麵對秀保這般的倔強,石田三成終究屈就了,他膜拜在地,深深地向秀保表示臣服,調換秀保的開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