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_第175章 怒江之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你好,我是劉曉兵。”劉曉兵伸手與佟傳毅相握,“感謝你能給我打電話。”

劉曉兵和陳四劃一人,謹慎翼翼地清理著義士的遺骸,又共同相乾部分,停止了DNA采樣,繼而向外界公佈了尋覓第一起遠征軍義士家眷的資訊。

這又是一名中國遠征軍的可敬義士,七十年的灰塵埋葬,冷靜地保護著這片地盤,冷靜地等候著家人的呈現,等候側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建議緬北、滇西的高文戰,殲敵3萬餘人,幫忙光複緬甸浩繁國土。但是,遠征軍也傷亡非常慘痛,每天戰役下來都有多量將士滅亡。而最為痛心的是,很多的傷員因為得不到及時醫治而滅亡。

莊秀萍根基上,是聽著父親的故事長大的。孃舅王連喜常常會給她講抗戰的故事,每一次,她都把故事裡的束縛軍叔叔設想成本身的父親,聽著聽著,眼睛就變得淚汪汪的。

劉曉兵把電話打給陳四平,奉告了他這邊的發明。陳四平立即喊上了相乾部分的兩名員工,一同驅車前來與劉曉兵彙合。

佟傳毅和其他工人們,也紛繁向義士還禮。

張迪傳授在向大師報告這段汗青的時候,大師都聽得熱淚盈眶,對於這些年青的義士,更起敬意,也更加心疼。

固然已經被光陰磨去了棱角,但仍能夠辨認得出,上麵廢的一行字是:“中國遠征軍第一零三五師三零五團營長,莊卓遠”。

在最後的對日作戰中,中國遠征軍麵對龐大的作戰環境,遭到波折,得勝後退回雲南,10萬的遠征軍在雲南的施甸縣駐紮下來,依托怒江的天險,與日軍周旋,停止了大小數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是劉曉兵同道嗎?”佟傳毅一眼就認出了劉曉兵,他倉猝迎上來,與劉曉兵握手。

若不是修路工程的停止,不曉得這位義士要在這裡長眠多久,他的家人們,又如何翹首以盼,等候著他的返來。

還冇到施工現場,遠遠地就看到了站在路邊的幾小我。為首的一個,穿戴藍色的工服,戴著工程帽,這想必就是佟傳毅了。

莊秀萍,是從藐視著父親的照片長大的。

對於母親,她尚且另有一點印象,但對於父親,她卻冇有半點印象。

劉曉兵走到近前,用手一點一點拂去了石碑上的泥土。

1944年5月,軍隊渡江前,賣力窺伺敵情的莊卓遠被仇敵發明,慷慨就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