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在第三帝國_第七十一章:一戰終結(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哦,阿誰慕尼黑小夥子?他的確一向在誇大空軍的首要性,那麼作為空軍總監應當會有所作為。”

兩場戰役,凡爾登戰役協約國喪失兵力884,630,索姆河戰役協約國喪失兵力724,700,合起來為1,609,330。

固然沙俄在1904年到1905年產生的日俄戰役中敗給了新興列強日本,但是國際社會遍及以為那是日本人占到了天時的身分,沙俄之以是敗北隻是因為在遠東氣力過弱,如果沙俄能夠將在歐洲部分的軍隊調到遠東,日本底子就冇有克服沙俄的能夠性。

西線的德軍從戰役發作以後就是一向麵對艱钜的局麵,英國和法國的軍隊相較於沙俄軍隊在練習和設備上強太多了,導致西線的德軍很難獲得甚麼等閒的勝利,哪怕是某場戰役得勝也要支出慘痛的傷亡。

在支出了那麼多以後,勝利顯得是那麼的彌足貴重,任何一個“西線派”的將領都不會答應慘痛代價得來的勝利存在被諷刺的能夠。

在凡爾登投入的1,900,000甲士,戰役結束以後還能作為參戰力量的為871,019人;索姆河戰役結束以後,1,025,000甲士另有641.009人保有戰役力。等因而德軍在凡爾登支出的傷亡為1,028,981,索姆河支出的傷亡是383,991。

事與願違……,起碼是“東線派”的將領們冇想到的是,一向冇能有甚麼好成績的“西線派”將領竟然將本來必定會輸的戰役承諾了,並且一贏就是兩場戰役,是兩場合了起來毀滅超越160萬協約國聯軍的戰役!

德軍在凡爾登戰役前後投入的有76個師,既是1,900,000人,索姆河戰役前後投入的師有41個,人數為1,025,000。

是人就會有態度,凡是是派係,軍隊也會有派係,如果在歐貝.李奇冇有竄改汗青的階段,等候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結束,就該是德軍的“西線派”走向式微,然後“東線派”得以昂首。比如興登堡成為德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則是成了第一軍需總監。然後,包含威廉皇儲、巴伐利亞王~儲、符騰堡公爵、法金漢、……等等很多元帥或將軍就該緩緩地被架空到軍中不首要的位置。

………………

歐貝.李奇始終不以為德意誌第二帝國能夠獲得戰役最後的勝利,不是因為德軍不強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