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馮不催與慧悅也已衝到登台處,就在不過兩米寬的狹小入口與守在那的和尚戰在一起,棍來劍往,一時難分高低。而那位回身來援的瘦高和尚,一擺手中三節鞭,與持齊眉棍的和尚說上一句,便齊齊大喝著,也從神仙台上一躍而下,衝向站鄙人麵調息的柳蒙二人砸了過來。
灰色身影一脫手,便拿住最關頭的人物,惹得正追擊的兩和尚大驚,發一聲喊,齊齊回身,想要禁止住這身法快速非常的仇敵。柳蒙與何不畏見師叔親身脫手,又哪肯聽任這兩和尚分開,當即愣住後撤,反身撲上,各自纏住一個,劍光霍霍,滿是隻攻不守的招數,把那兩和尚逼得隻好又回身應戰。
固然是四對三,但少林派達摩院的羅漢滿是澄字輩的高僧,個個用心習武幾十年,精通不止一樣少林絕技。縱便是用四象劍陣對上,遵循胡元林長老的估計,也隻能對於兩名。
用風火棍的和尚法名澄林,倒是十八羅漢中技藝最差的一名,對著馮不催和慧悅兩人時就捉襟見肘,何況是重構成四象劍陣的四人?當即三五招過後,便接連中劍,後被柳蒙一劍刺中命門穴,一命嗚呼。
而暗藏在鷹愁澗頂,勝利伏殺了兩名少林派羅漢後,柳蒙等四人也在劈麵胡元林長老的批示下,收起假裝,發揮輕功從澗頂滑下,從前麵靠近神仙台,籌辦把留守的三名羅漢引開。
一擊即走,引敵深切,分化蠶食。從神仙台到一線天這段路程,胡元林定下的便是這等計謀。
使三節鞭的和尚明顯是留下戍守的主心骨,見此景象,曉得師叔安危事關嚴峻,當即叫道:“這兩人我來擋住,澄鬆!你去救師叔!”說完三節鞭一圈,隔開一劍後,兩步竄至柳蒙身邊,替使棍的澄鬆接下一招。
成果了這名使三節鞭的和尚,柳蒙與何不畏兩人毫不斷頓,又腳下發力,展開輕功撲向在神仙台登台處廝殺的馮不催三人,從一側直接躍下台頂,從前麵圍毆用風火棍的這位和尚。
公然,在操縱牛筋大網輕巧地伏殺了對方三名火伴後,這類宵小手腕勝利地激起了目標們的氣憤。見到大半人手都衝過來要報仇,帶隊的二首級華山派高長老立即命弟子們後撤,鑽入中間一處山林中。而最擅山林伏擊的四首級泰山派田長老,則帶著三名身形工緻的襲殺隊弟子,沿著林中山徑時隱時現,勾引著前麵追來的仇敵逐步往一線天方向奔去。
嗤嗤連聲,這位不幸的少林派達摩院羅漢,乃是首坐澄心下的第一人,卻那裡遇見過此種奸刁打法,拚著左臂捱了何不畏一劍,回擊想要格擋覆蓋要頭部關鍵的殺招,卻局勢已晚。同時罩下的五劍隻格擋住了三劍,先是耳後下關穴被刺中,接著是頸側動脈被挑開。而何不畏也把最擅痛打落水狗的衡山劍法闡揚到極致,劍尖一縮即又刺出,從對方腋下極泉穴刺入,直直透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