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四品道台,常捐也就八千兩銀子,這兩年代價還往下走遵循事理四品頂戴是要到戶部找門路的,冇有三個月打不了來回。不過我聽府台衙門的師爺群情,有大寺人要下江南采購蘇杭繡品,路過濟南府,應當就這幾天的事情,如果兩位賢弟不嫌棄走內府的門子的話,這倒是省錢省時的捷徑。”
“店主,你擎好吧。”
杜子成來到廠裡,立即就被門口穿戴立領戎服,紮著武裝帶,帶著鬥笠的門衛吸引疇昔,能夠看出,固然冇有配槍,但是較著是甲士做派。厥後杜子成暗裡裡給魏克仁說,門衛比保定講武堂的教官都有甲士範兒,當然範兒這個詞也是我教的。進了兵器堆棧,看動手裡的曼利夏步槍,堆在一起跟小山似得的長條木箱,另有角落裡的三門拿破崙炮。杜子成顫抖了半天,好歹問了一句:“你們是南邊的?還是綹子?”
“啊,莫非這些寺人還管著捐官不成?這不是一貫有翁公的吏部和李中堂的戶部掌管的肥缺,甚麼時候這些宦官也能管著頂戴了。”苗二哥買賣上奪目,但是輪到社會經曆就不是孟洛川大掌櫃的敵手了。
“捐個四品道台就夠用的,還請孟大哥成全。”
“是,是,此次告咱家的是一個叫張驢子的敗落戶,許師爺透了個底,應當是巡撫衙門的教諭二公子教唆的,而這個二公子常常泡茶社,比來和銅元局的幾個鐵匠坊的店主走的很近。應當是我們不消他們的鐵料獲咎了他們,以是才”
“有事理,我看小吳的闡發很有事理。”孟洛川一抬眼皮,眼裡精光四射,“陳家和刀把幫都曉得你和英國人合作,量他們冇膽量拿英國人的軍器說事。至於合作敵手,你不是說除了洋人還冇有人會造嗎,莫非是洋人?”
下午苗家三兄弟和孟洛川都得著信,晚餐前都到了我廠裡的二樓會客堂。
“內府的手早就伸到朝堂了,當年的六王爺牛吧,見了安德海也得稱一聲老弟,李中堂撐起大半個朝堂的天,見了李蓮英李大總管恭敬的避車讓駕。除了清流當年藉著丁寶禎之手陰了安德海,隻要老佛爺還管著大清國,表裡相製就是大清國的天條。這位大管事是李大總管的十三太保之一,管事劉。彆的還傳聞我們的巡撫要換人,毓大人要挪窩了,大抵是山西巡撫的職分,新來的大抵是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袁大人,這不他的智囊徐世昌徐大人也和管事劉一同來濟南,說是到聖鄉曲阜檢點儒家典範,實在是來給袁大人鋪路的,前天府衙就打了號召,我給你們二位也遞上帖子了,到時候我們明湖克拉部的諸位仁兄都有份,估摸著是檢點一下油水深淺,到時候好吃貢獻。歸正我們買賣家少不了四節八貢的。賬房老劉的父親與徐世昌大人有同年之誼,能先容我們提早拜見。到時候請徐大人代為聯絡管事劉,捐兩個藍頂子應當不太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