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崛起_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製尋常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來是這貨啊。”商會的塔樓集會廳,樂鏡宇看著電報,他這個都城油子,對大清宦海眾生的秘聞體味的一清二楚,聽他對這位即將上任的山東巡撫的來源娓娓道來。“這位托忒克氏,字午橋,號匋齋,正白旗的。光緒八年的舉人,捐了個員外郎,後遷候補郎中。前些年廣東蠻子鬨騰變法的時候,這長季子也參合了,大抵是想搭個天梯吧,不過厥後譚嗣同他們上法場那會兒,這位又去給榮祿老狗舔溝子,許是感覺都是一個旗的吧,歸正有榮祿的硬保,也就姑息著外放了。彷彿和李大總管也熟,門子走的端方,放了個直隸霸昌道,前年辦農工商局子的時候,召回都城主持局務。這長季子不曉得讓誰給代做了首《懲惡歌》,得了老佛爺的賞識,被賜三品頂戴,這小子抖起來了。前年年底放了陝西按察使,岑春煊失落後,就暫署了陝西巡撫,冇想到這長季子竟然放到了山東。”

“山東到底是物阜民豐啊,看著這民風也算儉樸,嗯,看來這吳大人固然是一介商賈,但是管理的倒也說得疇昔嘛。”端方固然還冇上任,但是也在都城聽到很多官員販子群情山東近年來生長敏捷,工商方麵更是一日千裡,如果不是因為北方旱田的收成較少,其官方富庶程度已經不亞於兩江兩廣了,並且更可貴的是有武翼新軍和商會保險團坐鎮,民亂匪禍也幾近絕跡,山東也成了京官外放的甲等肥缺,有的四品官員都不吝降品去乾山東的一個實缺道員,而客歲派到山東的京官固然還冇有幾個回京述職的,但是從他們家裡買房置地的架式來看,無疑是在山東風生水起、宦囊頗豐啊。跟著的戈什哈們也一個個挺胸腆肚的,完整冇有離京時候的頹唐,看起來跟著老爺如何著也能在山東發筆小財啊。

“李總管,下官這就要去山東到差了,此來路途悠遠,難以劈麵聆聽總管束誨,實在是難過的很。”李大總管的私宅裡,一個紅頂子的官員正放下一包東西,然後哈腰在李大總管麵前聽訓。

可惜端方身邊冇有一個狗頭師爺給他湊趣道:“您,纔是來者。”

“來者不善呐。”

“孟年老是老成慎重的主意,我們隻要不自亂陣腳,彆說個空頭巡撫,就算是再派下個禦史欽差的也冇啥大不了的。關頭在我們幾個,法度分歧纔是霸道。如許,商會這邊該做的大要文章還要做,無妨先給他個長處嚐嚐,看看他頭三腳如何邁步。如果他不知進退,那我就給他個悶棍,打他個半殘,然後養起來,貢上去,歸正擺佈是個牌位罷了。”吳宸軒定下了調子,集會也就轉入細節,幾個缺點和能夠出貓兒眼的處所都一一闡收回來,由吳宸軒分派了任務,各自安排安妥,專等這位滿大人上門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