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的平凡生活_第四百章 爭向納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弘治年間,珠寶販子馮謙,王通,李祥,王智,夏線兒以莫須有罪名下獄籍冇產業,而在另一條時空線裡,萬積年間的財主姚輦因為冇有子嗣,身後諸侄爭產訴於官,最後朝廷下了號令將姚家全數產業充公……天啟年間吳金薄告貸兩百萬於朝廷,朝廷不但不償還欠款反把吳下監。

最慘的則是天啟年間鹽商吳養春,以五十萬白銀助軍餉,成果因為出錢太多,被朝廷以為是肥豬,不但不嘉獎,反把其父子三人關押在縲絏裡毒害致死,其妻妾親族皆被追繳財產,乃至於家破人亡。

不管是商稅正課,還是丁役底子派不到他頭上。早早捐了個內閣中書頭銜,就是為了不交稅。本身大抵有五年冇有見過他給衙門交過一文錢的稅,現在主動上門征稅,這是不是搞錯了甚麼?

當然萬曆朝眼下還冇到這麼喪芥蒂狂的境地,但是對於販子的態度也是不庇護不鼓勵,特彆冇有庇護私家財產觀點。販子們交了稅不但得不到官方的庇護或鼓勵,反倒有能夠因為征稅而被當作肥羊,成為胥吏衙役剝削的工具。是以征稅主動性不高,對於朝廷也貧乏信賴及認同感,也就是道理中事。

範進搖著頭,表示著本身收稅不是要錢,不能隨便亂收。交也要交個事理,收也要收個明白,不能被人曲解。張百齡趕緊道:“老父母您放心吧,草民在家裡不知算過幾次了。草民名下五個綢緞莊,另有那些織機,都應當按上戶征稅。這些銀子加一起,如何也夠了甲等。銀兩已經讓下人運來的,請您安排人點收就是。隻是小女那邊……”

“這女塾是本官為縣裡百姓謀的福利,不會收一文錢。就是現在還在找處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