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的平凡生活_第四百六十九章 範進的修、齊、治、平(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範進心道:通倭是罪名,捅倭又不知是甚麼罪名。這倭寇頭領被我捅的都快生孩子了,這又如何算?但是嘴裡說道:

“我先不說開海有多難,隻說你說的利,此利利在商,於官何益?相反,夷人能夠自在來往,我大明海疆真假儘收其眼下,他日若發兵來犯,我大明奧妙儘為人所知,又如何抗敵?”

張居正語氣略緩,“我能瞭解你的心機,但是正如你對老夫說的話,做人做事都不能急,欲速則不達。招安的事茲事體大,緩緩圖之,你能夠給他們找幾條路走,讓他們疏浚了樞紐,到時候水到渠成,事情天然能夠勝利。急於求成,就必定一敗塗地,明白了麼?”

“老爺三思,退思他不是翰林……”

張舜卿以愣,老爹這話裡的意義,清楚是要範進擔當衣缽,做江陵一派將來的頭領。這類龐大的樸重遺產,不能用款項來衡量,連張家本身的後輩都不享用這類報酬,範進一個半子,又如何能獲此殊榮?

“是啊,這雨太大,多好的花也抵擋不住,幸虧比及來年,這裡便又是百花齊放的好風景。”

“父執明鑒,小侄天大膽量也不敢通倭。這大員島主乃是大明子民,不管如何也不是倭寇,海上之人,亦商亦盜,本就是常態。此人於大員聚眾數千人,已成一方豪強,且與夷人有所結,很有幾分力量。最可貴者,此人於國朝赤膽忠心,甘心接管招安,為大明鎮守一方。隻要個名分,就情願為大明鎮守國土。大員雖為大明版圖,然澎湖巡檢司名存實亡,大員亦貧乏衙門束縛,島上土人猖獗,有大肚番自主為王,不奉王化。似此等不毛之地,以大兵相攻,兵費開支龐大,得不償失。如任其自生自滅,則此地朝廷就難以乾與。像如許的豪強,恰好是朝廷藩屏。當年鄭和封施氏於舊港,百年以後,物是人非,施氏灰飛煙滅,於大明既無益也無損。現在大員間隔遠比舊港為近,朝廷如果支撐一個肯接管皋牢的土司,遠好過容忍一個不知天威為何物的土司。如若他日不奉節製,隻要不予攙扶,也不過是施氏第二罷了。何況現在大員之賊若為盜,則可腐敗本地,十年一定得平。若為我所用,則可保本地安寧,商路暢達,為大明節流兵費無數,其中短長,望父執三思。”

她玉麵緋紅,趕緊道:“老爺……”說話間便要下拜,張居正卻已經禁止了愛女的行動。

範進又道:“實在我們廣東人都曉得,夷貨是禁不住得。朝廷嘴巴上說要製止番貨,實際廣州城裡就從冇少過番貨賣。小侄上京時送的禮品,就有很多是南洋夷貨。可見這東西攔不住,與其硬坐惡人,不如因勢利導,就讓番貨光亮正大出去。以我之有,儘遂夷人之需,兩下商賈互通有無,朝廷以官方督辦,按值抽分。這內裡天然要有寺人監督,但是也要設文官作為掣肘,以免好處都落到寺人的口袋裡,更放著他們剝削商賈夷人,壞了互市大計。以本地絲、茶、瓷器等物,易夷人之銀,如許的開源遠好過收稅。官府不把眼睛盯在百姓的荷包上,情願讓海內有錢人越多越好,纔是人間好天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