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喝了一杯酒,回想道:“多蒙恩師神鵰大俠,將我救醒。他們佳耦二人,見我孤苦伶仃,甚是不幸,便將我帶回古墓居住。”說完便欲哭,涕零而下。部屬玉笛童兒,上前安撫道:“掌門,你莫要悲傷難過了。”郭襄道:“真是緣啊,大哥哥的祖上,也是楊氏先人。”妙玉道:“恩,恩師曾說,祖上先人楊斷念,乃是楊家槍法的傳人。”郭襄道:“恩,楊掌門果然與揚年老是一家啊。”妙玉道:“恩。”朱五四道:“現在天下大亂,蒙前人龐雜朝綱,國不成國,百姓流浪失所,我本想重整大漢天下,隻可惜,我武功寒微,不是那薩魯齊的敵手,乃至於節節敗退。”妙玉道:“朱將軍,我雖出不得古墓,但能夠讓你學習一門江湖遺傳的工夫,能讓你的武功內功修為大有長進,使你可足以對於薩魯齊將軍。”郭襄心想:“江湖遺傳武功,莫非是……”妙玉表示點頭,輕聲道:“恩。郭女俠公然聰明。”四仙童前麵帶路,妙玉表示道:“兩位隨我來。”
當年小龍女發明石棺上麵的通道,可通往另一間石室,而這間石室的頂麵,有王重陽遺刻在上麵的武功秘笈,這本秘笈就是九陰真經。妙玉領郭襄,朱五四,來至石室中心,又命部屬揭開壁紙,指著石壁上的九陰真經劍招,說道:“朱將軍,這便是江湖遺傳武功,九陰真經。”朱五四詫異道:“這……這就是天下第一武功,九陰真經。”郭襄道:“一百多年來,有多少武林之士,為奪得九陰真經,而不吝身家性命。”妙玉道:“當年華山論劍,王重陽奪得九陰真經,但是他並未修煉真經中的武功。他將真經中的武功絕學,刻與壁上,隻為讓古墓派先人曉得,祖師婆婆所破解的隻是全真教的大略武學,而九陰真經中的工夫,就連本派的玉女心經也難以破解。”朱五四道:“九陰真經,公然短長。”郭襄道:“當年,重陽真報酬擯除金兵,叛逆抗金,後失利退回古墓。現在朱將軍修煉重陽真人的遺傳武學,意在擯除元兵,也算是擔當了重陽真人的遺誌。”妙玉道:“恩。”朱五四道:“我師父雲東子,曾說重陽真人平生為擯除金兵,曆儘艱苦,令我等佩服不已。現在我能擔當他白叟家的遺誌,此乃鄙人之幸運啊。”妙玉道:“朱將軍,本日便可修煉,如有不懂之處,可來扣問。”朱五四跪下拜謝道:“多謝揚掌門賜九陰真經,鄙人定當效仿重陽真人,平生為擯除元兵,而竭儘餘生。”妙玉與郭襄二人同時扶起朱將軍,三人目視對方,如結義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