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宋:水滸也稱王_第6章 天寒日暮,何處歸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伴計自知風俗性地說漏了嘴,趕緊稱“不敢”。

那客人本來勉強笑了一笑,聽到王倫如此說,神采一變,頓時站起家來,酒也不喝了,胡亂清算了行囊,拍下一小錠銀錢,說:“你認錯人了!”

“約莫八尺是非身材,三十六七的年紀,極其雄闊,麵上帶須,模糊看到有刺字。戴紅纓氈笠,繫了腰刀,還提一柄袞刀,包裹裡裝的都是衣物!”

杜遷、宋萬都有軍中手腕,練兵很有一套;阮氏三雄個個技藝不凡且精通水性,練的水軍固然人數未幾,但個個彪悍。

王倫給旅店提出的獨一要求,是不準殺人。

此時天氣漸暮,朱貴便叫人清算了火爐,跟著王倫朝店內走去。

是以柴進實際上成為了江湖黑道最大的贓物洗白商之一,通過對遼國的貿易來往,這些在大宋境內難以脫手的珠寶,就變成了銅錢和銀兩。

隻要他這個旅店掌櫃,交椅坐得有些不明不白。

“寨主,朱頭領,有個配軍探聽去盜窟的路,又在牆上寫了一首詩呢!”

眼看著藥材商隊心對勁足地分開,盜窟的船隊將采辦的藥材等貨色送走,朱貴便陪著王倫,坐在後院的水亭中喝酒。

用於付出采辦藥材的,是一筆剛從柴大官人那邊送來的珠寶。

窺測搭客有無財帛,一旦照顧有看得上的財帛,頓時下蒙汗藥麻翻,有知己的黑店把人殺了胡亂埋葬,黑心的則把人肉充作牛肉賣。

有一支從北地收買人蔘等藥材的商隊路過旅店,因為天寒地凍,多住了兩日,獲得諜報的王倫便親身下山,與商隊主管談了一筆停業。

見王倫走近時,那人又轉了個方向坐,趁便將放在長凳上的範陽氈戴在了頭上。

“天寒地凍,羈旅無歸,相見便是緣分,給這位客人也來一碗吧!”

酒保溫了酒,用小木桶盛來,以銅勺取在碗裡,王倫說: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

“是何邊幅?”王倫心中一動,便問到。

他年若得誌,威鎮泰山東!”

王倫默朗讀了兩遍,搖了點頭,朝那客人走去。

李家道口,梁山第一家旅店。

江湖豪客多有攔路擄掠、打家劫舍的,所得貴重的珠寶,一時不好脫手,因而就送到名滿江湖的柴大官人處。

他舉起碗來,朝那客人表示:

王倫看了看朱貴,感覺很成心機,這兄弟跟本身想的一樣,很有些文藝氣質在身上的!

需求柴進洗白的贓物太多,故而有一部分就被送到了梁山這裡,王倫需求把這些贓物變現,兌換成盜窟需求的糧食、布匹、鐵、藥材、馬匹、兵器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