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說:“也好,這一起走去,剛好消食。”便沿著江邊朝那邊走,雖是初春,江州城畢竟是要道,就見江麵上,時不時有幾條畫舫,傳來歌舞琵琶之聲。
李俊便領著人,去了一處溫馨的旅店,用過了午餐。他也不愧是私鹽估客,挑的堆棧、選的飯店,都是溫馨潔淨的去處。
岸邊停了一排的馬車、驢車,也閒坐著很多行販,卻在一旁等待,兩夥人涇渭清楚。
眼看日漸沉西,還不見仆人來開艙賣魚,阮小貳內心又多了一分不快,便說:“哥哥,不如去四周尋個酒家,坐那邊少歇!”
焦挺便取出一小塊碎銀,丟了疇昔,王倫拱手說:“多謝白叟家相告!”那小販頓時喜笑容開。
用過午餐,王倫叫幾個親衛自回堆棧看管,便與李俊等幾個頭領,沿著江邊走去。
王倫鬨了個笑話,便笑著說:“看來我這個北人,卻不熟諳江南的環境了。就聽兄弟的!”
李俊笑著說:“哥哥,這江邊的漁夫,每日要開兩次市,午前一次,傍晚前一次,我們能夠趁了午後,去江邊尋那張順的。”
王倫看得獵奇,便尋了個麵色馴良的小販,問:“怎地不去與那些漁人買魚?”
他隨便找了條船,便立在船前,看到漁人和行販都聚齊了,便大聲說:“先祭拜了江神,就此開艙!”
王倫頓時皺起了眉頭,便問:“是那漁牙仆人欺行霸市麼?”
李俊便去堆棧,定了一個小院,世人將馬車卸下,去店家那邊買了些乾草料,先將馬匹餵了,黃鉞就帶著兩個親衛,給馬匹洗刷了一番。
李俊笑著說:“哥哥,前麵靠江那邊,有個琵琶亭酒館,是唐朝白樂天的古蹟。亭下不遠處,就是張順兄弟主持的漁市,我們去那邊尋他!”
自有人搬了張椅子來,張順就在那邊坐定了,看漁牙領著行販,與漁人買賣。
但並不是統統的漁牙子都有官府發放的憑據,有些近似後代工程類的資質證書,有憑據的那小我,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漁牙子,而他部下辦事的,實在算是他找來的代理。
那小販見王倫固然一身灰袍布衣,卻似個讀書人模樣,身後跟著五條大漢,又是北地口音,不敢怠慢,便拱著身子,說:“大官人,那漁牙仆人未到,是開艙賣魚不得的。”
祭拜結束,張順就隨便指了一條船,那漁人倉猝翻開船艙,張順撈出一條活魚來,在大秤上稱量了,便喊:“四斤三兩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