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兩年大澇,這兩條河就成了禍害。
等銀子用了,糧食吃了,卻不給他們口糧,這叫人如何活?”
李善仁猛地轉頭看向胡國庸,內心門兒清,趕緊跪隧道:“回陛下,絕無此事,臣曉得陛下最是顧慮鳳陽鄉親,以是在災情第一時候就施助到位。
“臣說,鄉親們歡愉不下去了。”
他可不想被鄉親戳脊梁骨,說他朱遠章是個昏君。
李善仁心中一顫,硬著頭皮道:“鄉親們尚好......”
老朱是有故鄉情懷的人,要不然也不會把鳳陽當作中都。
都是淮西初級官員。
他免除了鳳陽的賦稅,還撥了銀兩和糧食,一向以來他都覺得鳳陽雖有災,可應當節製住了。
這是想做甚麼?
“你持續說!”朱遠章攥著拳頭道。
胡國庸吸了吸鼻子,持續說道:“這兩年鳳陽故鄉也遭了災,鄉親們也吃不飽啊。
再趁便揍一揍老六,出出氣!
劉基捋了捋髯毛,“老夫笑著看!”
數典忘祖的狗東西,連祖宗都不要了!
李善仁隻是說鳳陽有災,施助可定。
講課的還是李顏希。
“他們是不是流浪失所,是不是餓著肚子在幫咱修建中都?”朱遠章雙目都快噴火了。
“咱不是已經免了鄉親三年的賦稅和糧稅了?另有,征發力夫,如何會不發口糧?”
李善仁急了,“陛下,中都修建近七年,已經快完工了,現在掃尾......豈不是半途而廢?”
劉基心想,這胡國庸當真短長,這一刀子直接劈在了朱遠章的心窩子裡。
小傢夥手裡捧著書,一臉哀怨。
朱遠章明顯不信賴李善仁的話,他看向胡國庸,“你代咱去一去中都,給咱細心查清楚。”
為此老朱還臨時建立了一個部分,行工部。
很快,他便來到了大書院,此時書院內讀書聲郎朗。
朱鈞乾咳一聲,大聲道:“起立,向先生稱謝!”
“這節課就學習到這裡,大師說一說何謂德,明天要查抄文章!”李顏希道。
他們如何能夠餓著肚子修建中都?
而李善仁,就是中都的主監造官,其次另有:薛洋(前工部尚書,現任資政大夫),中山侯湯鼎,江陰侯吳浪等。
朱鈞手裡拿著戒尺,幫忙李顏希保持講堂規律。
看李善仁這一次如何化解這危急。
他恨透了胡國庸,這不是半道摘桃子?
想跟他們淮西個人乾仗嗎?
這件事,必定也有劉基的份。
對鳳陽更是多次照拂,現在聽到胡國庸的話,還不氣死?
李善仁對胡國庸道:“好算計,好本領,定遠人的臉,都被你給丟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