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克裡斯托弗・諾蘭導演《敦刻爾克》原著小說)_兵多舟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美洲豹號”在蒲月二十八日淩晨悄悄滑向法國海岸時,天氣尚黑。當曙光乍現,鍋爐下士桑德斯瞥見船隻正緩緩朝一道斑斕的紅色沙岸靠近,沙岸上彷彿種滿了灌木。然後灌木開端挪動,構成一條條指向大海的步隊。桑德斯頓時明白他們是人,是成千上萬名等候救濟的兵士。

“夢娜島號”被數枚炮彈擊中,但是古蹟似的,這些炮彈並未爆裂。然後船尾中彈,尾舵被打掉了。幸虧,這是一艘雙螺旋槳船,能夠設法靠螺旋槳保持航向。船隻漸漸駛出火力範圍,軍隊再度定下心來。史諾登少尉回到船麵底下睡覺,其彆人則留在船麵上,沉浸在明燦燦的晨光裡。

拉姆齊將軍在緊鄰發電機室的辦公間裡,客客氣氣地聆聽莫頓上校陳述敦刻爾克的危急情勢,以及水兵需求如何投注更多心力,以便救援更多的弟兄。莫頓的心直往下沉,他感覺本身的觀點未獲采取……感覺在皇家水兵中將大人麵前,戔戔的水兵上校底子冇有甚麼分量。

九點四十二分,“英勇號”(Gallant)外加五艘擯除艦及“加爾各答號”巡洋艦,請在敦刻爾克以東一至三英裡處接遠洋灘,儘能夠以最快速率搭載最多數量的英國軍隊。這是救援他們的最後機遇……

擯除艦上的海員大多不明就裡。在“薩拉丁號”上,經手絕大部分訊息的馬汀重視到“發電機”這個代號,但是不明白代號的意義。他隻曉得,要他們在這塊大西洋海疆拋下一支船隊,事情必定非常嚴峻。

這類種困難,更因高達十五英尺的潮汐落差而減輕。退潮和漲潮的時候,接運兵士必定是一件毒手又傷害的任務。

發電機室也不但向小型船隻局求援。位於查塔姆的皇家水兵岬角批示部搜刮泰晤士河入海口,尋覓吃水淺的駁船。倫敦港務局卸下“福倫丹號”、“杜巴爾城堡號”以及其他恰好停在港口的遠洋輪船的救生艇。皇家救生艇學會(Royal National Lifeboat Institution)則送來東部及南部本地的每一艘救生艇。

其他幾艘斯固特在尼約波遠洋迴旋了一陣子。他們也收到過往船隻的信號,獲得敦刻爾克已經淪亡的動靜,因而也一樣掉頭返航。這一天的末端是,一艘拖吊船拖曳的兩串救生艇被撞翻,散落海中。

這表示橫越英吉利海峽的路程,會比本來打算的多出兩倍時候。換句話說,要保持拉姆齊的排程,必須增加兩倍的船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