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母後,世人都沉默了。當年皇後孃娘就想推行醫術,卻因為各種阻力未能如願。現在女兒終究有機遇完成她的夙願,也算是一種安慰。
"禮教?"葉知秋嘲笑一聲,"朕倒要問問那些大臣,當年要不是有母後和我們姐妹的醫術,他們有多少人早就命喪鬼域了?"
"足足有三百餘人。"葉知暖掩不住鎮靜,"此中竟有近百名女子!"
"這......"
"改成藏書樓。"葉知秋接過話,"讓太病院的醫案都搬過來,再把官方馳名的醫書都彙集起來。這些都是無價之寶,要好好儲存。"
就在這時,內裡傳來一陣騷動。蕭遠珩快步走來:"陛下,有點費事。"
"對了。"葉知秋俄然想起甚麼,"讓工部在城中各處也設立醫館,由太醫學院的門生輪番值守。要讓百姓曉得,這不是甚麼高不成攀的事物。"
"自從分設醫科測驗後,各地保舉的醫者比往年多了三成。並且......"葉知昭欣喜地說,"很多官方老醫都表示情願出山,為朝廷效力。"
"多少人?"
葉知秋暴露對勁的笑容:"看來朕的聖旨起了感化。這些女子,終究勇於尋求本身的抱負了。"
就期近位後第三日,她就公佈聖旨,宣佈設立太醫學院,廣招天下醫者,不分性彆家世。這在大周汗青上還是第一次。
"哦?"葉知秋來了興趣,"是誰?"
正說著,一個小寺人倉促跑來:"啟稟陛下,江南送來動靜。說是有個老醫者,帶著一批貴重的醫書要進京!"
世人連連稱是。等他們退下後,蕭遠珩忍不住笑道:"他們怕是冇想到,陛下連這些家常瑣事都記得這麼清楚。"
"這裡分紅幾個區?"她問道。
"恐怕甚麼?"葉知秋打斷他,"莫非在你們眼中,一個無人居住的宮殿,比救死扶傷的太醫學院更首要?"
"以是才更要改。"葉知秋正色道,"醫術本就該提高天下,讓更多人受益。這也是母後生前的心願。"
正說著,葉知昭也來了:"陛下,太病院那邊也有新環境。"
"禮部那邊來人了。說是......"蕭遠珩有些無法,"說是有些大臣聯名上奏,以為太醫學院不該設在後宮,說如許有違祖製。"
世人都暴露欣喜之色。杜老在江南醫界名聲顯赫,傳聞醫術高深,隻是一貫不肯出山。冇想到此次竟然主動請纓。
眾官員低下頭,不敢答話。
"傳聞是當年在江南懸壺濟世的杜老。他說......"小寺人有些衝動,"他說聽聞陛下設立太醫學院,想要將畢生所學獻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