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無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能夠市尊,美行能夠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以是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二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公然,山海經對本體有著影響,”地球方羽放下了山海經,他感遭到了那種彭湃的力量,固然並不是呈現在他的體內,不過,即便隔著無數的樊籬,他跟本體仍然是有著聯絡的,他能感遭到那種如同上古凶獸的吼怒。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為無為,事無事,味有趣。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賢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賢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敷。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夠為六合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度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律滋彰,盜賊多有。故賢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複守其母,冇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奠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