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二經之首,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
又南三百裡,曰栒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獸焉,其狀如犬,六足,其名曰從從,其鳴自詨。有鳥焉,其狀如雞而鼠毛,其名曰{此蟲}鼠,見則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湖水。此中多箴魚,其狀如囗,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又北百裡,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其草多芍藥、芎藭。洧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此中有囗、黽。
又東二百裡,曰蟲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於河;薄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黃澤。
又西南四百裡,曰嶧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之水,此中多蜃珧。
又南三百裡,曰耿山,夫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又北三百五十裡,曰白沙山,廣員三百裡,儘沙也,無草木鳥獸。鮪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是多白玉。
又南三百裡,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於涔水,此中多囗鶘,其狀如鴛鴦而人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多土功。
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凡東次二經之首,自空桑之山至於(石垔)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裡。其神狀皆獸身人麵載觡。其祠:毛用一雞祈,嬰用一麵瘞。
又北水行四百裡,至於泰澤。此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廣員百裡,無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十裡,曰北單之山,無草木,多蔥韭。
右北經之山誌,凡八十七山,二萬三千二百三十裡。
又南五百裡,曰(石垔)山,南臨?垔水,東望湖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其名曰峳峳。見則其國多狡客。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鉤,見則其國多疫。
又北四百裡,曰爾是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北五百裡,曰錞於毋逢之山,北望雞號之山,其風如[c152]。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朋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見則其邑大旱。